首页 > 专题专栏 > 实事项目

2005年市委市政府承诺为群众办好的十三件实事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2005-01-28来源:

分享:

  在2005年全市第一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期间,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办好十件实事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向全市人民郑重承诺:2005年年底前集中精力办好群众关心的13件实事。这一责任目标下达后,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纷纷建立组织,强化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13件实事件件落到了实处。
  一、关于切实做好“一免三补”工作问题
  市委、市政府承诺:“全面免征农业税,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对购置大型农机具的农民给予补贴,落实小麦良种补贴。”
  截止2005年12月底,“一免三补”的惠农政策已全部落实到位。一是全市共免除244万农业人口的农业税13745万元。二是全市91个乡镇发放《直补存折》57万多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面积227万多亩;平均每亩补贴标准15.86元,比去年提高0.02元,共兑现资金3604万元,发放率100%,比省拨资金多支付了12万元。三是390万元购机补贴已全部到位,农机具已落实到农户手中。四是优质小麦补贴项目已全部实施完毕,410万元良种补贴券已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
  二、关于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问题
  市委、市政府承诺:“结合驻村帮扶工作,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帮助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寻求致富项目,确保年底前67个整村推进重点村实现脱贫目标,人均纯收入达到1170元。”
  截止2005年12月底,全市完成扶贫资金投入1453万元,共打井62眼,修建蓄水池10座,修水渠30.4公里,整修道路43.615公里,新建及维修学校14所,7个村通了电话,267户安装了有线电视,建卫生所16所。解决了11817人行路难,9415人、1350头大牲畜饮水难,7217人就医难,3047人上学难,1906人收视难等问题,搬迁1318人,全面完成了67个整村推进重点村的“五通两建”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0元,超目标80元。
  三、关于解决好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问题
  市委、市政府承诺:“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子女“两免一补”政策。多渠道筹集助学基金,确保全市贫困家庭子女能够完成义务教育,贫困大学生能够完成学业。”
  全市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截止2005年12月底,全市共发放“两免一补”资金1726.8万元,资助学生150651人。去年秋季,对“两免”范围内的9327名贫困寄宿生全部给予了生活补助,提前一年实现了省定贫困寄宿生补助达到100%的目标。同时,开展了“爱心一日捐”、“我要上大学·紧急圆梦”、“2005金秋爱心助学”、彩票公益金助学、春雨行动扶残助学、长江新里程计划等活动,全市共募集资金567.75万元,救助困难学生1414人,资助特困职工子女114人,援助贫困残疾学生243人。
  四、关于做好困难群体、弱势群体救助工作问题
  市委、市政府承诺:“出台《焦作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发放特困救助金,使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户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认真搞好调查摸底,尽快出台《焦作市城区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试行意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全市在困难群体、弱势群体救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在全省率先出台了《焦作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从去年7月1日起,凡农村居民以及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900元的,均可申请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75元,全年900元;农村特困群众原来每人每月领取15元救助金,改为人均每月补差30元。截止2005年年底,全市保障15807户35080人,占农业人口的1.5%,7—12月全市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631万元。二是草拟了《焦作市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意见》,待市政府批准后即可印发执行。
  五、关于解决好农民就医难、看病难问题
  市委、市政府承诺:“进一步加大力度,力争年底前完成全市85所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工作,实现房屋、设备、人员、技术、管理五配套。”
  截止2005年12月底,全市85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并实现了房屋、设备、技术、人员、管理五配套。
  六、关于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市委、市政府承诺:“在原计划投资434万元,保证农村1.4万人饮水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筹资力度,力争再解决3.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截止2005年12月底,总投资434万元的1.4万人饮水安全项目已全部完成。计划投资1091.04万元的3.5万人饮水安全项目,已完成投资550万元,打成机井17眼,完成主干管15000米,配套压力罐12台,整体工程进度占总任务的60%。工程预计在2006年元月底以前全面完成。
  七、关于改善群众出行条件问题
  市委、市政府承诺:“年底前筹资1.5亿元,改造、修建地方道路700公里,完善城乡公路网络。”
截止2005年12月底,全市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25772.2万元,建成农村公路897.23公里,桥梁17座,超额完成预定任务,城乡公路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群众出行条件明显改善。
  八、关于推进就业再就业工程问题
  市委、市政府承诺:“深入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年底前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6300人以上,安排再就业21000人以上,其中“4050”人员4500人以上;全面排查,重点安置,消除“零就业”家庭。”
截止2005年12月底,全市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4801人,安排再就业44971人,其中“4050”人员12221人,三项预定任务均超额完成。全市226户“零就业”家庭已全部消除。
  九、关于进一步治理教育乱收费问题
  市委、市政府承诺:“深入开展教育纠风行动,巩固教育乱收费治理成果,净化教育环境;严格落实河南省教育“一费制”收费标准,公开所有收费项目的标准和依据,彻底纠正乱收费行为。”
截止2005年12月底,全市治理教育乱收费问题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全市所有中小学校都将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统一规格制作成标牌,在校门口予以公示,实行了“一费制”,即农村小学一至二年级100元,三至六年级120元,初中170元;城市小学一至二年级125元,三至六年级145元,初中200元。二是加大了对教育乱收费行为的查处力度。去年全市共查处乱收费案件6起,处理责任人14人,清退违规收费19.2万元。
  十、关于维护好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问题
  市委、市政府承诺:“通过发布用工信息、举办求职洽谈会等形式,为外来务工人员求职搭建平台;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简化手续,减免费用,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与当地城镇居民子女享有同等待遇。”
  我市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维护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截止2005年12月底,全市共举办求职洽谈会118场,发布用工信息236条,提供岗位1.9万个,达成用工意向1.6万人。全市共受理农民工投诉举报351起,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333.4万元。全面放开了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限制。截止去年年底,全市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入学人数达7879人,其中去年秋季入学的起始年级农民工子女2007人,有效解决了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十一、关于加大城区燃煤污染治理力度问题
  市委、市政府承诺:“关闭热网范围内6吨以下、热网范围外2吨以下的所有燃煤锅炉;对保留的燃煤锅炉实施强制除尘脱硫改造。”
  城区燃煤污染治理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截止2005年12月底,一是列入关闭范围的197台燃煤锅炉,已关闭或改用清洁能源的179台,占总任务的91%;停用待拆除的18台,占总任务的9%。另外,对后期发现的22台漏网燃煤锅炉下达了锅炉限期关闭通知书,要求其立即实施关闭。截止去年年底已关闭3台,其它均停用待拆。二是全市保留的161台燃煤锅炉,完成脱硫除尘治理的98台,正在治理的12台,停止使用的31台,改用清洁能源的10台,占总任务的94%。特别是位于市区及周边几家电厂脱硫除尘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其中,焦作电厂2号锅炉脱硫除尘项目已于去年10月初开工建设;昊华集团热力公司1号、2号锅炉脱硫除尘项目已投入试运行;焦煤集团电冶分公司两台炉的治理已基本完成;焦煤集团演马电厂炉内脱硫治理项目正在进行试运行。
  十二、关于加快城市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问题
  市委、市政府承诺:“2005年9月中旬开工建设市公共图书馆、市科技馆。2005年7月5日前市广电大厦桩基工程动工。2005年9月9日前,对人民会堂、青少年宫、群艺馆进行改造,开工建设市群众文化艺术中心。2005年8月15日前完成市体育馆维修、改造。建成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紧急救援中心和市三院传染病病房楼。”
市公共图书馆、市科技馆建设项目,已于去年9月9日提前开工,目前正在进行桩基施工。市广电大厦广电数字技术中心主楼桩基工程,按计划于去年7月5日开工,目前桩基工程已全部完工,2006年8月主体工程完工,2007年7月竣工交付使用。市群众艺术中心改造项目,于去年9月9日如期开工,并于12月25日完工交付使用。市体育馆维修、改造项目,去年8月10日提前完工,顺利承办了“一赛一节”。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紧急救援中心和市三院传染病病房楼,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十三、关于解决好社会治安问题
  市委、市政府承诺:“结合创建“平安焦作”活动,加大对刑事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大力实施科技创安、建立平安小区、强化综合基层基础工作,开展“千名民警访万户”活动,促进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创建“平安焦作”活动稳步推进,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一是治安大局持续平稳。去年全市共立各类刑事案件13929起,较上年下降1.9%,实现了“三无一降”的目标。二是命案攻坚继续领先。去年全市共发生现行命案38起,全部破获,侦破率100%,各项指标均在全省继续保持前列。三是严打整治战绩辉煌。去年全市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148起,逮捕2112人,劳教221人,抓“三逃”450人。在去年“夏季打防攻势”绩效考核中,荣获全省总分第一。四是“零发案”成效显著。去年十类可防性案件全市共立6105起,较上年下降49.57%。全市1847个行政村中,有896个实现“零发案”,占46.94%;2472个楼院中,有1875个实现“零发案”,占75.85%;6363个基层单位中,有5475个实现“零发案”,占86.04%。五是治安案件大幅下降。去年全市共受理各类治安案件16991起,较上年下降21.4%;查结8128起。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