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在焦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沁阳市坚持把工业作为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力培育集群经济,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3.1亿元,增长2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2亿元,增长82.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3亿元,增长36.9%。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元至二月份,限额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2.67亿元,增长47.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622万元,增长26.4%。
一、把招商引资作为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大力招商引资,借助外力促发展,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来抓,完善推进机制,创新招商方式,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成功率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引进外来投资项目152个,计划总投资9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9亿元,增长60.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60万美元。一是着力引进重大战略项目。市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外出招商,加强与大企业、大财团的交流合作,引进重大战略项目,一批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成功签约或达成意向。晋煤集团投资6.5亿元的大型煤炭储运中心及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国能公司投资3亿元的秸秆发电、屹峰公司投资1.2亿元的电动车总装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二是充分发挥企业招商引资的主体作用。制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办法和激励措施,重奖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一步调动了全市各阶层特别企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麦研面业与广东客商合作投资1.03亿元的中密度板,豫龙公司与四川客商合作投资1.4亿元的8万吨浓硝酸一期工程、葛村一机与西安造纸机械厂合作投资2000万元的高速宽幅造纸机生产线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部分项目今年4、5月份可建成投产。三是创新方式大招商。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招商方式,发挥优势,大力开展以商招商、资产招商,进一步提高了招商引资的“命中率”。松泰公司介绍其浙江老乡投资2000万元建设彩印项目,一条生产线已建成投产,第二条生产线4月份可建成投产。积极盘活生化厂、新店纸厂等闲置资产,相继引进了郑州新博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8万吨再生纸、河北福瑞公司投资3000万元的牛黄酸及阿维菌素、浙江客商投资1200万元特玻生产线等项目。
二、把项目建设作为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项目建设是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去年以来,我市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优化县域经济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一是制定出台了《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意见》,对项目的储备、报批、建设、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细化分解、职责明确。二是建设沁北工业集聚区,搭建项目建设平台。目前,集聚区道路、供电、通讯、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集聚效应和“洼地”效应初步显现。氟源化工公司投资1.6亿元的干法氟化铝、星博公司投资8000万元汽车配件等18个企业和项目已入驻集聚区。三是组建了33个重点项目协调组,实行跟踪服务,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的开展。2005年,全市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18个,其中,投资1000万元至亿元项目50个,超亿元项目16个。计划总投资80.6亿元,完成投资16.9亿元,增长34%。13万吨尿素、防火装饰板等82个重点项目已建成投产。
三、把产业升级作为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造纸机械、玻璃钢、造纸是我市的传统产业,也是加速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近年来,我们按照“传统产业集群化,集群产业品牌化”的思路,紧紧围绕上规模、上档次、创品牌,狠抓传统优势产业的上档升级,提升集群经济规模效应。一是通过强强联合、挂靠科研院所、高薪聘请专家、技术入股等形式,引进技术和人才,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装备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葛村一机铸铁烘缸被确定为河南省名牌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跃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德沁高线压胶辊、联盟横板纸、玻璃钢窨井盖、夹砂管道等新产品相继投放市场。二是积极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新上项目,扩张规模。崇义轻工、葛村一机双双跻身全国同行业前五强,永威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防火装饰板生产企业。龙头企业的成长壮大,带动了一批相关配套企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新增造纸机械设备企业40家,玻璃钢企业27家,造纸机械和玻璃钢行业上缴税金分别增长35%和20%。三是积极发展上下游产品,狠抓产业链条延伸,目前,我市造纸行业正加速向彩印包装、特种用纸方向发展;玻璃钢行业向民用玻璃钢、车辆配件、机制管道等多品种、多门类转变。同时,依托屹峰电源、高远铝业,积极引进建设电动自行车整装生产线和相关配件企业,全部建成后,我市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基地。牛磺酸及阿维菌素项目已部分投产,硝酸、高纯二氯硅烷、聚酰亚胺树脂和癸酸钴等项目进展顺利,精细化工产业正在蓬勃兴起。
四、把优化环境作为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良好的发展环境、投资环境是一种吸引力、凝聚力、拉动力,最终表现为生产力、竞争力。因此,我们坚持“一手抓服务树品牌,一手抓建设树形象”,用一流的环境吸引客商、留住客商。一是抓好软环境,打造特色品牌。出台了《关于深化“效能革命”加强基层站所建设的意见》,在全市开展了“百所一中心竞赛”活动,推动“效能革命”向基层站所延伸,用铁的手腕和铁的纪律治理整顿工作作风,努力打造环境竞争优势。在法律框架内,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提供优惠政策、优质服务。所有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都有重点项目协调组专门跟踪服务,厂区以外的事情一律由地方政府负责,决不让投资者分散精力。对侵害外商权益、扰乱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营造了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在全社会树立全民尊商、敬商、亲商、爱商的良好风气。目前, 良好的环境,优惠的政策,真诚的服务已经成为沁阳招商的重要品牌。二是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对外形象。通过加大经营城市力度,拓宽城市投融资渠道,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成功运作了一大批外来投资项目。神农山大酒店、沁水湾高档社区、怀府广场、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城区天然气利用工程顺利通气点火。城市地下弱电管网建设全面铺开。2005年开工的城市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6亿元。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交通环境。济焦新高速公路沁阳段建成通车,完成了温邵路沁阳段改造工程和69.1公里的“村村通”工程,青神路、云崇路等工程进展顺利。随着投资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外商越来越看好沁阳,纷纷来沁投资或增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