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实事项目

2008年上半年10件实事进展情况通报

发布时间:2008-06-30来源:本站

分享:

  截至6月30日,市委、市政府承诺办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10件实事,经过各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办理工作进展顺利。10件实事18个子项中,已经有3项基本完成,分别是由市民政局、市房管局和市建委牵头承办的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提高城市廉租住户租金补贴工作及改善公交基础设施工作。14项进展顺利,但也有1项实事进展较慢,即由市房管局牵头承办的3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问题,目前,该项工作尚处在选址阶段中。现将1-6月份10件实事工作进展的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一)筹措资金4069万元,完成213个自然村226公里的道路硬化任务,实现全市自然村“村村通硬化路”目标。

  牵头单位:市交通局

  进展情况:全市自然村“村村通硬化路”建设项目共225个,涉及235个自然村,总投资4069万元。截至6月30日,市财政配套资金1356.42万元已全部到位,县市区财政配套资金1356.42万元,除博爱县外,其余县市配套资金均已到位。全市自然村“村村通硬化路”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2480万元,占总投资的60.95%。已开工项目184个,开工率82%。其中121个项目完工,37个项目正在进行路基施工,26个项目正在进行面层施工,累计完成混凝土面板130.63公里。

  (二)市财政投入2000万元,更新公交车辆50台,改善公交基础设施;市财政投入1000万元,加快城市供热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区居民取暖条件。

  牵头单位:市建委

  进展情况:关于改善公交基础设施方面,已基本完成。截至6月30日,市财政2000万元资金已经到位。计划采购11米空调车20辆,10米普通车30辆。6月20日完成了车辆采购招标工作,中标单位分别为郑州宇通和丹东黄海客车厂,车辆中标价为1821万元,剩余资金作为车辆购置税。目前,中标单位正在加工生产车辆。

  同时,公交公司自筹资金492.1万元,购置车辆30台,现已投入到公交11路、17路、18路和24路线路上。

  关于集中供热方面。截至6月30日,市财政1000万元资金已列入预算。供热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已批复,施工图设计工作已完成。目前,正在等待市发改委下达供热实事分项计划,然后进行施工。

  (三)筹措资金1000万元,继续设立教育质量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缓解县城学校大班额、加大名师名校长培养力度和改善现代装备,提高办学水平。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进展情况:关于继续设立教育质量奖方面。截至6月30日,教育质量奖1010万元已到位。目前,市教育局正在开展调研工作,为制定2008年教育质量奖方案做准备。

  关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缓解县城学校大班额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一是市教育局已在沁阳市、解放区开展创建义务教育均衡示范县(市)区活动,通过示范带动,推动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整合中心城区教育资源,并已拿出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整合工作方案;三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市实验小学、市道清小学进行教师资源整合试点;四是深化招生制度改革,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划片的招生原则,均衡编班、均衡师资制度,通过实行电子学籍制度等措施,进一步缓解学校的大班额现象。

  关于加大名师名校长培养力度方面。截至6月30日,教师培训经费68万元已经到位,已支付各类培训费用50.626万元。已培训教师6985人次,举办全市初中校长春季轮训班6期,共培训初中校长224人。

  关于改善现代装备,提高办学水平方面。今年争取省专项资金250万元,按照5万元左右配备一所初中教学仪器、0.5万元配置一所农村小学体育器材的标准,共安排项目学校194所。截至6月30日,专项资金已到位,正在筹备前期招标工作。同时,我市财政安排教育费附加800万元,专项用于市直属学校校舍维修,改善教育装备条件。此项工作将在暑期进行。

  (四)新建廉租住房3万平方米,为城市低保住房困难家庭提供462套廉租住房房源;发放租金补贴250万元,解决2002户最低收入家庭且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0平方米家庭住房困难。

  牵头单位:市房管局

  进展情况:关于3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方面。该项目总投资360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土地选址和规划工作。

  关于提高廉租住户租金补贴工作方面,已完成。市政府决定从今年1月1日开始提高我市廉租住户租金补贴标准,由原标准一人户家庭60元/月提高为150元/月,二人户家庭80元/月提高为170元/月,三人户家庭90元/月提高为200元/月。市房管局已于6月底对全市享受租金补贴的858户廉租住房补贴家庭发放上半年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共计97.026万元。

  (五)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低保标准五城区由165元提高到190元、县(市)由130元提高到160元;完成20所农村敬老院建设,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提高到55%以上。

  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进展情况: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已完成。全市已于4月底完成城市低保标准提标工作。五城区由165元提高到190元、县(市)由130元提高到160元。新标准4月1日开始执行。

  关于农村敬老院建设工作。今年拟建成24所农村敬老院(超建4所),计划总投资2797万元。截至6月30日,已完成投资793万元,占总投资的28.35%。其中竣工3所,主体工程建成的7所,动工建设的10所,尚未动工的4所,分别是博爱县柏山镇敬老院、修武县高村乡敬老院、温县赵堡镇敬老院和中站区第二中心敬老院。

  (六)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解决全市非从业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基本实现市区全民医保。

  牵头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进展情况:今年1月30日,我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截至6月30日,共有13.88万人参保,占全市31.2万非从业城镇居民的44.49%,实际缴费661.15万元。

  (七)筹措资金800万元,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筹措资金680万元,继续在全市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牵头单位:市卫生局、市人口计生委

  进展情况:关于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今年市区财政按照城区人口人均5元1:1投入,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截至6月30日,市本级400万元经费已经到位,区级配套资金正在筹措;市卫生局与市财政局已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了成本测算,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规范化建设;市卫生局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出台了《焦作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管理暂行办法》,确定从今年7月1日起,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住院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制,同时按照小病,常见病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危急重症病在上级医院治疗的原则,实行双向转诊。

  关于出生缺陷干预工作方面。今年我市出生缺陷一级预防项目经费共680万元,其中市县两级财政各承担340万元。截至6月30日,共投入资金328.57万元,占全年预算资金的48.32%。全市婚前体检免费服务、婚(孕)前培训免费服务、孕前筛查免费服务,叶酸及含叶酸营养素发放、宣传资料发放工作开展正常。

  (八)继续在市中心城区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扩大检测覆盖面,检测品种由过去的蔬菜、水产品扩大到畜产品和粮油产品,完善配套设施及服务体系。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

  进展情况: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00万元,目前资金已到位。

  关于继续抓好蔬菜市场准入工作方面。今年6月,市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对已认证无公害蔬菜基地进行了例行检测,抽检蔬菜样品200多份,对有机磷、菊酯类等22种农药残留进行了定量检测。检测合格率达到96%。蔬菜质量安全状况好于去年,为市区蔬菜市场准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6月30日,共检测蔬菜样品13万份,合格率达到99.9%,销毁不合格蔬菜73批次,743公斤。

  关于扩大检测覆盖面工作方面。畜产品和粮食产品市场准入方案已确定。今年计划在塔南、中州、宏光等3个农贸市场实施水产品市场准入。重点检测鱼中的孔雀石绿残留含量。下半年计划抽检样品500批次。目前,正在认真开展市场准入工作的基础工作。一是加快农产品“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步伐。今年计划“三品”认证47个。目前该项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中,部分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省级现场检查已经通过,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二是做好实验室认证工作。对计划采购的仪器设备,正在进行仪器选型、价格咨询等工作;已采购到的仪器已经进行了计量鉴定;对今年计划认证的检测项目正在抓紧进行技术培训,为农产品市场准入提供技术保障,确保市场检测不合格产品复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九)市财政投入300万元,完成300个农村和城市社区体育健身工程。

  牵头单位:市体育局

  进展情况:目前,该项目资金300万元已到位。截至6月30日,全市已建成硬化场地130个。体育器材招标工作正在进行。

  (十)筹措资金300万元,在全市63个乡镇(办事处)920个行政村(社区)实施科技富民网络工程。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进展情况:今年,科技网络村村通工程总投资300万元,其中市本级投入200万元,县市区配套100万元。拟新建乡(镇)办事处科技网站63个,新增上网行政村(社区)920个。截至6月30日,市本级资金已经到位,县市区配套资金正在筹措。全市新建乡镇办事处科技网站56个,完成年度目标的88.9%;新增上网行政村(社区)309个,完成年度目标的33.6%。各县(市)区在认真做好科技网络建设和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利用科技网络开展科技宣传和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如孟州市科技网络工程建成后,共发布各类信息4万余条,培训农民近4万人次,创造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