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公报 > 2009年 > 第3号

《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焦政办〔2009〕25号)

发布时间:2009-11-09来源:

分享: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工业集聚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焦作市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九年五月十五日    

                      焦作市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9〕32号)和《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09〕71号)精神,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治理行动、宣传教育行动(以下统称“三项行动”),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发展原则,按照国务院、省政府通知要求,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努力促进我市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伤亡人数和重特大事故“三个继续下降”,全面完成省政府安委会下达我市安全生产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为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不断推进国务院“安全生产年”和我市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任务的落实。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和解决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素质。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管理,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组织机构

    成立焦作市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乔学达(焦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兑恩奇(焦作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王  群(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成  员:市发改委、市安监局、市企业发展服务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劳动局、市建委、市交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文化局、市环保局、市旅游局、市农业局、市药监局、市水利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消防支队、市国资办、市体育局、市气象局、市农机局、市物资局、市民政局、市房管局、市粮食局、市林业局、市规划局、黄河河务局、市供销社、月山车站、焦作供电公司、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焦煤公司等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同志。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

    四、工作范围和内容

    (一)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对象范围是,各县(市)区、各行业(领域)、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包括:

    1.煤矿、非煤矿山、化工、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物品、冶金、有色、石油、电力等工矿企业;

    2.道路交通、水运、铁路等交通运输企业和农机、水利等企业、单位;

    3.商(市)场、公共娱乐场所、旅游景点、学校、医院、宾馆、网吧、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

    4.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场)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

    5.建设工程项目及设施;

    6.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企业、单位、居民区和场所;

    7.2008年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企业、单位;

    8.近年来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单位。

    (二)安全生产“三项行动”重点内容

    1.执法行动。对以下行为依法进行打击或查处:

    (1)无证或证照不全从事生产、经营、建设的;

    (2)关闭取缔后又擅自生产、经营、建设的,小煤矿应关未关或关闭计划不落实的;

    (3)私采滥挖、超层越界开采、尾矿库违规排放的;

    (4)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违法违规进行项目建设的;

    (5)瞒报事故的;

    (6)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期限予以整治的;

    (7)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或无证上岗的;

    (8)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的;

    (9)其他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2.治理行动。对以下行为进行严格治理:

    (1)安全生产工艺系统、技术装备、监控设施、作业环境、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2)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完好率不达标及不按规定进行检测检验的;

    (3)受自然灾害威胁而未落实防范措施的;

    (4)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

    (5 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不健全,应急预案制订修订、演练不及时,以及自救装备配备不足、使用培训不够的;

    (6)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交纳、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经济政策落实不到位的;

    (7)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

    (8)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

    (9)各级政府对有关行业(领域)和企业、单位的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有关部门监督检查不到位,安全许可制度执行不严格的;

    (10)有关地区和行业主管部门确定的行业(领域)及企业、单位安全隐患治理不到位的。

    3.宣传教育行动。着力开展以下宣传教育活动:

    (1)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安全法治意识;

    (2)宣传安全发展的理念,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3)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推进安全生产示范企业建设;

    (4)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发布制度,公布生产安全事故企业“黑名单”、事故查处情况,加强安全生产舆论监督;

    (5)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康杯”、“119”消防宣传日等集中宣传教育活动;

    (6)改革企业相关招用工制度,推广实行“变招工为招生”,加大委托学校定向培养工作力度;

    (7)严格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加强师资力量、培训装备建设,提高培训质量;

    (8)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抓好新进人员安全教育,强化全员安全技能培训。

    五、职责分工

    实行“条块结合、各方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市政府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组织实施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各县(市)区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负责全市“三项行动”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

    (一)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焦煤公司负责组织实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二)市安监局负责组织实施非煤矿山、尾矿库、化工、烟花爆竹、冶金、有色、石油(天然气)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三)市公安局负责组织实施道路交通、民爆物品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四)市公安局消防支队负责组织商(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五)市交通局负责组织实施道路运输、水上交通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六)市建委负责组织实施建筑施工及公共事业单位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七)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组织实施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厂(场)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八)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实施矿产资源开采管理领域和易受地质灾害影响的企业、单位、居民区和场所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九)焦作供电公司负责组织实施电力行业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十)月山车站负责组织实施铁路运输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十一)市农机局负责组织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十二)市水利局负责组织实施水利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十三)市旅游局负责组织实施旅游景区景点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十四)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学校、幼儿园和其它培训机构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十五)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实施医院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十六)市文化局负责组织实施网吧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十七)市气象局负责组织实施防雷电等方面的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六、重点时段

    安全生产“三项行动”要贯穿各县(市)区、各行业(领域)、各单位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推进。同时要结合安全生产规律特点,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

    (一)进一步细化方案,认真开展自查自纠(5月20日以前)

    1、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本方案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本地、本行业(领域)“三项行动”实施方案。各县(市)区政府、市级17个负责部门的“三项行动”具体实施方案于5月20日前报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

    2、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各企业和单位要按照“三项行动”内容要求,抓好组织发动,提高思想认识,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严防事故发生。

    (二)加强督促检查,全面推进各项工作(5月21日至9月底)

    1、针对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烟花爆竹、化工、建筑施工、民爆物品、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存在的非法违法行为,落实地方政府安全监管责任,组织有关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2、进一步强化煤矿整顿关闭、化工企业规范生产经营、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道路交通超员超载超速超限治理、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治理、建筑施工防坍塌坠落等专项整治措施,切实防范和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3、落实汛期防洪、防透水、防坍塌、防泥石流、防雷电等措施,严密防范因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4、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措施的宣传贯彻落实;加强岗前培训,推进职业安全教育,促进提高广大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5、各县(市)区、各部门在9月份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市安委会组织开展专项督查,为国庆60周年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三)深化“三项行动”,巩固扩大成果(10月至12月)

    1、针对四季度工作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执法措施,提高执法效能,坚决查处和打击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超员、超载、超速、超限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非法生产、贮存、销售烟花爆竹、火工品等行为;认真落实防火、防爆、防尘、防静电、防冰雪灾害、防冻裂泄漏,以及交通运输安全防范等各项措施,切实消除事故隐患。

    2、各级政府对“三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进行全面总结。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政府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将“三项行动”开展情况于11月中旬报市安委会办公室。市政府安委会组织开展综合督查,于12月上旬将全市开展“三项行动”情况报市政府。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本辖区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层层落实责任,对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要抓住不放,组织有关部门,明确牵头单位,加强联合执法和督促检查。市政府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要对本行业(领域)开展“三项行动”加强督促指导,市安委会办公室做好综合协调。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要针对“三项行动”内容,强化各项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各县(市)区、市政府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要切实认清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和任务,增强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到“四防”:严防骄傲自满、严防责任松懈、严防监管缺失、严防事故反弹。

    (二)抓好协调推进。着重做好“三个结合”:一是安全执法与安全治理相结合,重点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同时对安全治理过程中的重大隐患和问题,要及时组织联合执法、专项执法督促解决;二是“三项行动”与“三项建设”(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和监管监察队伍建设)相结合,研究把握安全生产规律,完善和落实治本之策,推进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三是“三项行动”与安全生产日常工作相结合,严格安全生产许可,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安全监管监察,务求实效。同时,要在“引导、预防、监管、落实、保障”等五个方面下功夫,通过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治理、行政执法、责任制、监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促进“三项行动”工作措施的落实。

    (三)突出工作重点。立足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治理违规违章现象,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且难以整改到位的单位,该关闭的坚决关闭、该取缔的坚决取缔;狠抓重点行业(领域)和企业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加快安全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安全基础保障水平;组织开展职业安全健康检查,促进企业改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障条件;加大汛期、“十一”、第四季度等重点时段和关键节点的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严格责任追究。要协调执法行动,严格行政执法,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健全完善和落实重大隐患公告公示、挂牌督办、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销号等制度,对因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而引发事故的,依法严厉查处。要充分发挥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协调机制的作用,严肃追究责任,
坚决惩处生产安全事故涉及的瞒报事故、失职、渎职以及事故背后的腐败行为,公开查处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五)强化监督检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负有安全监管、行业管理职责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三项行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及时研究、协调解决行动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建立“三项行动”工作督查通报制度,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督查,及时掌握各地、各部门和本行业(领域)工作进展情况,通报重大问题执法解决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和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并定期发布。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每月要将“三项行动”开展情况报送市安委会办公室。

    (六)加强舆论引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三项行动”的目标、范围、重点和要求,广泛发动群众,增强推进“三项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总结宣传安全生产的典型事例,鼓励群众举报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和事故隐患,对“三项行动”实施不力、走过场的单位公开曝光。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法制教育,宣传普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安全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