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公报 > 2009年 > 第4号

《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秋粮增产实施方案的通知》(焦政办〔2009〕70号)

发布时间:2009-11-10来源:

分享: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焦作市秋粮增产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九年七月十五日

                         焦作市秋粮增产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450行动计划”夺取秋粮丰收实现全年粮食产量超千亿斤的意见》精神,促进秋粮生产再上新台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立足抗灾减灾夺丰收,改变以往的重夏轻秋的观念,坚持夏秋并重,努力扩大种植面积,普及优良新品种,依靠科技、加强管理,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确保今年全市秋粮总产、单产增幅均达到5%以上的“双五”增产目标,总产达到20亿斤以上,单产达到512公斤以上。
    二、工作措施
    (一)扩大种植面积。全市秋粮种植面积要达到200万亩以上,重点扩种玉米、水稻、大豆、红薯四大粮食作物,其中:玉米面积174万亩以上,水稻面积8.5万亩以上,大豆面积13万亩以上,红薯面积4万亩以上。
    (二)普及优良新品种。全面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坚持因地制宜,科学使用主导品种。在玉米生产上,重点推广郑单958、浚单20、浚单26等优质高产品种。在水稻生产上,重点种植新稻18、豫粳6号等。在大豆生产上,重点推广豫豆22、豫豆29等优质高产品种。在红薯生产上,要根据加工和食用需求,重点推广豫薯7号、豫薯13等品种。
    (三)加强科学管理。秋作物生长期短,管理回旋余地小,且灾害频繁,在管理上要合理运筹肥水,综合防治病虫害,科学抗灾减灾,适时晚收。一是合理施肥。玉米要分次科学施肥,在施好种肥和苗肥的基础上,分别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适时、适量、合理追施肥料。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深施、喷施微肥等技术措施,提高肥效,培肥地力。水稻施肥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配置氮磷钾,在足施底肥的前提下,重施分蘖肥,巧施穗粒肥。大豆要重点施好初花肥。红薯要重点施好团棵肥。二是科学灌溉。要根据墒情合理浇水,玉米重点浇好孕穗水、开花水、灌浆水;水稻要按照“深水孕穗、浅水扬花、干湿灌浆、湿润到老”的原则灌水;大豆田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要及时浇水,确保秋作物正常生长。三是综合防治病虫害。要搞好测报工作,准确掌握发生动态,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开展防治。玉米要在大喇叭口期、灌浆期,推广综合防治技术,有效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红蜘蛛及锈病、纹枯病等。水稻重点抓好白叶枯病、纹枯病、条纹叶枯病和二、三化螟及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四是加强抗灾减灾预警机制建设。要科学制定秋粮生产抗灾减灾夺丰收的预案,对秋粮生产时常遇到的干旱、洪涝、冰雹、病虫等自然灾害,早预报、早防范,及早启动抗灾预警响应机制,及时落实抗灾减灾责任,确保措施、物资、资金、技术及时足额到位,做到抗旱防涝防控病虫一起抓,实现抗灾夺丰收。
    (四)搞好科技服务。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省农业厅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服务秋粮生产科技计划,指导各地科学开展秋季农业生产。组织专家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专家讲座、示范户带动等作用,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手段,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做到村村有农技人员指导、户户有一张秋粮生产技术明白纸,把秋粮增产技术和措施送到千家万户,指导服务到田间地头。
    (五)抓好秋粮高产创建。各县(市)要切实抓好农业部确定的5个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建设,力争实现亩产1400斤以上的目标。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450行动计划”夺取秋粮丰收实现全年粮食产量超千亿斤的意见》要求,确保每个县市创建2个万亩示范片、每个示范片面积不低于2.5万亩、单产力争达到1200斤以上。示范片建设要做到良种良法相配套,实行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服务,层层建立责任制,指导农民科学管理创高产。
    三、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实施好秋粮“双五”增产计划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细,确保抓出成效。各县(市)区要建立责任制,将任务逐级分包到县乡村;要落实专项工作经费,为秋粮生产提供资金保障。市政府将对秋粮总产、单产比上年增幅5%以上的县(市)区和完成高产创建目标的示范片创建主体,在省委、省政府奖励的基础上,再予以奖励。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共同为秋粮丰产丰收做贡献。财政、发改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农业部门要认真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第一线,搞好技术培训和指导。水利部门要密切注意旱情、雨情,做到抗旱防汛两手抓。农机部门要积极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发放和机收工作。气象部门要加强天气预测预报,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供销、石油、电力等部门要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调运供应工作,保证农资充足供应和用油、用电需要。农业、工商、质检、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新闻部门要积极宣传秋粮生产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秋粮生产的浓厚舆论氛围。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