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公报 > 2011年 > 第2号

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县域首批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通知(焦政办〔2011〕42号)

发布时间:2011-06-23来源:

分享: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焦作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焦作市县域首批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焦作市县域首批十大特色产业集群
                         发展规划

    为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依托各县(市)现有工业产业基础,围绕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大力推进沁北氯碱化工、孟州市汽车零部件等县域首批十大特色产业集群规划建设,尽快培育一批特色产业拓展、配套产品扩张、聚集效应明显、综合实力较强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龙头企业规模化、关联企业专业化,实现我市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县域首批十大特色产业集群规划概况

    2010年,十大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327.6亿元、利税39亿元。“十二五”时期,十大产业集群共实施项目107个,项目总投资427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929亿元、利税142亿元。2015年,十大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元、利税180亿元,年均增长30%、35%。

    二、县域首批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一)沁阳市沁北氯碱化工产业集群

    1.发展现状。截至2010年底,该产业集群拥有昊华宇航、尚宇新型能源、天鹅型材等规模以上企业15家,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8.02亿元。昊华宇航已形成45万吨聚氯乙烯、45万吨离子膜烧碱产能。

    2.发展思路。以昊华宇航为依托,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巩固提升烧碱、PVC主业规模,加快推进产品延伸、精细化工、资源综合利用、铁路物流中心等配套项目建设,力争建成省内最大、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氯碱化工生产基地。

    3.发展目标。到2015年,该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利税23亿元。其中昊华宇航主导产品烧碱、聚氯乙烯树脂分别达到年产60—70万吨生产规模,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16亿元。

    4.项目支撑。“十二五”期间,实施昊华宇航老厂区“双十”氯碱装置搬迁改造、年产15万吨PVC管材等16个项目,项目总投资76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43.6亿元、利税20.7亿元。

    (二)沁阳市沁北铝及铝深加工产业集群

    1.发展现状。截至2010年底,该产业集群拥有沁阳沁澳铝业有限公司、广东兴发铝业、河南神火铝材等规模以上企业14家,拥有电解铝产能16万吨,铝加工产能9.8万吨,碳素产能30万吨。2010年,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28.7亿元。

    2.发展思路。重点发展沁澳铝业、广东兴发两大集团,着力构建板带坯料—铝板带(箔)加工、铝合金—压铸件深加工、铝合金—铝型材加工三大铝精深加工链,大力发展高精度铝板带、大截面型材、汽车零部件等精深加工产品,形成以铝精深加工为龙头、合金铝集约化生产为基础、大型企业集团为支撑、上下游产品相互配套、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实现产品结构由初级原料为主向精深加工产品为主的转型。

    3.发展目标。到2015年,该产业集群形成年产10万吨高档铝型材、10万吨高精度铝板带、200万平方米幕墙门窗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利税18亿元。

    4.项目支撑。“十二五”期间,实施广东兴发年产10万吨高档铝型材等10个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51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04.6亿元、利税15.3亿元。

    (三)沁阳市电动车产业集群

    1.发展现状。截至2010年底,该产业集群拥有河南超威电源公司、河南屹峰电动车制造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7家,拥有1640万只电动车车用电池、150万套电动车车用铝合金及铝镁合金轮毂、50万辆整车和6000万套蓄电池塑壳的年生产能力。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4.5亿元、利税1.9亿元。

    2.发展思路。重点依托屹峰集团、超威电源等企业,以延伸拓宽产业链条和提升创新竞争能力为主线,加快发展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产品。支持企业与天津、江浙电动车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积极引进观光旅游车、电动汽车项目等。

    3.发展目标。到2015年,该产业集群形成年产200万辆电动车、4000万只蓄电池、500万套轮毂、150万台轮毂式电机、100万套电动自行车电控系统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104亿元、利税11亿元。

    4.项目支撑。“十二五”期间,实施年产2000万只大容量免维护电池、年产150万辆电动车扩建等8个项目,项目总投资18.95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80.1亿元、利税9.7亿元。

    (四)孟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1.发展现状。截至2010年底,该产业集群拥有中原配、中原吉凯恩、中原活塞等规模以上企业14家。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5亿元。

    2.发展思路。依托中内配和中原活塞公司,继续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以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为主线,以信息化、国际化、规模化为中心, 实 结构调整、整体搬迁、产业升级三步走战略和多元化建设,加快建设成为河南省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中国内燃机行业管理示范基地。

    3.发展目标。到2015年,该产业集群形成年产6500万只气缸套、50万台发动机机体、1000万只活塞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利税18亿元。

    4.项目支撑。“十二五”期间,实施年产1000万只气缸套、中原GKN二期工程(年产2000万只铸入式气缸套)等7个项目,总投资23.7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46.3亿元、利税12.6亿元。

    (五)孟州市皮草产业集群

    1.发展现状。截至2010年底,该产业集群拥有焦作隆丰皮草企业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44家。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89.6亿元、利税12.6亿元。

    2.发展思路。依托焦作隆丰皮草企业有限公司、革乐美(中国)皮革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开发生产汽车坐垫、家具装饰革、防水防污多功能高档皮革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高端突破。积极引进高档服装、皮箱、包(袋)、皮鞋等项目,拉长产业链条。

    3.发展目标。到2015年,该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利税16亿元。

    4.项目支撑。“十二五”期间,实施年产1000万双高档鞋等6个项目,总投资16.5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5.7亿元、利税3.85亿元。

    (六)孟州生物制造产业集群

    1.发展现状。截至2010年底,该产业集群现有广济药业(孟州)有限公司、华兴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10家。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利税1.4亿元。

    2.发展思路。发挥广济药业技术优势,巩固提升核黄素主业规模,自主开发或引进新的生物发酵品种,加快L-乳酸等项目建设步伐,配套建设饲料预混料、饲料深加工项目,形成产业链条完善、竞争优势明显的生物制造产业集群。

    3.发展目标。到2015年,该产业集群形成年产5000吨核黄素、20万吨L—乳酸、8万吨乙二醇、1000吨L—色氨酸、2000吨L—苯丙氨酸、3000吨阿斯巴甜、2万吨β环状糊精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利税33亿元。其中,广济药业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利税25亿元。

    4.项目支撑。“十二五”期间,实施新增2500吨核黄素、年产20万吨L—乳酸等8个项目,项目总投资41.7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87.8亿元、利税29.4亿元。

    (七)博爱县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1.发展现状。截至2010年底,该产业集群拥有好友轮胎有限公司、强力车轮、博爱汽配等规模以上企业15家。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利税2亿元。

    2.发展思路。依托好友轮胎等骨干企业,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加快推进车轮、发动机两大品系项目建设,尽快建成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轮胎、车轮、轿车凸轮轴、汽车制动器等产品齐全、技术含量高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3.发展目标。到2015年,该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94亿元、利税19亿元。好友轮胎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10亿元。

    4.项目支撑。“十二五”期间,实施好友公司新增12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生产线、新增500万套半钢子午胎生产线等14个项目,项目总投资105.9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71.3亿元、利税17亿元。

    (八)武陟县造纸及设备制造产业集群

    1.发展现状。截至2010年底,该产业集群拥有河南省江河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焦作瑞丰纸业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30家。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66亿元、利税9亿元。

    2.发展思路。依托江河纸业等骨干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纸品深加工和造纸化工产品,建设纸品交易市场,提升集群发展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造纸产业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实现纸产品档次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3.发展目标。到2015年,该产业集群形成年产6套高速宽幅造纸成套装备、30万吨浆、200万吨纸品、5亿平方米包装制品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170亿元、利税22亿元。

    4.项目支撑。“十二五”期间,实施江河纸业年产30万吨高档造纸、大指造纸年产6套中高速宽幅成套造纸装备等12个项目,项目总投资41.4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04.7亿元、利税13亿元。

    (九)修武县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1.发展现状。截至2010年底,该产业集群拥有华芳纺织、云翔纺织等规模以上企业5家,棉纱生产能力13.5万锭。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利税0.7亿元。

    2.发展思路。依托华芳纺织、云翔纺织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服装、家用和产业用终端纺织产品,强化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健全产业服务体系,壮大优势骨干企业,实现纺织服装工业规模扩大、档次提升。

    3.发展目标。到2015年,该产业集群形成年产100万锭纱线、2000万套高档服装、2000万米高档服装面料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利税17亿元,成为全省知名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4.项目支撑。“十二五”期间,实施华芳纺织50万锭棉纱生产线等17个项目,项目总投资42.5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15.6亿元、利税16.2亿元。

    (十)温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1. 展现状。截至2010年,该产业集群拥有河南伟康集团公司、河南立达老汤食品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28家。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1.7亿元、利税1.5亿元。

    2.发展思路。依托伟康集团、立达老汤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四大怀药深加工产品和调味品,培育发展一批前景好、效益高的骨干企业,加快形成特色突出、产品多样的产业集群。

    3.发展目标。到2015年,该产业集群形成年加工怀药40万吨、加工小麦40万吨、胶原蛋白浓缩高汤4500吨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利税6亿元。

    4.项目支撑。“十二五”期间,实施伟康怀药科技工业园等9个项目,项目总投资11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49.3亿元、利税4.7亿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

    各县(市)要加快产业集聚区水、电、路、汽、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产业集聚区内居民的搬迁工作,积极引导企业集聚发展,使产业集聚区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平台和载体。

    (二)加强龙头企业培育

    各县(市)要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使之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加大行业资产整合力度。对龙头企业在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促其做大做强。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统筹安排政策性资金,加大对产业集群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除享受现有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有关政策外,对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

    (四)充实完善项目库

    各级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要围绕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条延伸,进一步做好产业集群项目的策划、包装和招商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备案、核准等前期工作,筛选一批重点项目进入全市“十二五”工业项目库。

    (五)着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各职能部门要严格项目市场准入和审核管理,对“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项目严格把关,鼓励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通过资源节约、污染治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推动产业集群向资源节约集约和生态环保方面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焦作市县域首批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各县(市)组建相应的领导机构,建立领导分包制度,每年年初制定产业集群工作计划,明确年度工作重点,统筹做好产业集群的各项工作。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