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开展这次项目观摩点评活动,目的有两个:一是检验各县(市)区上半年的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成果;二是交流经验,发现问题,鼓舞干劲,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大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一天半的实地观摩,大家一路看、一路想,学习了经验、启发了思路,既了解了全市上半年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又在互相对比中受到了启发,认识了不足,可以说观摩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一会儿,路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结合这次观摩活动,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全市上半年项目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我市始终把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摆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坚定信心,直面挑战,自我加压,超常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呈现出六个显著特点:
(一)思想认识更加统一。从此次观摩活动中可以明显看出,各级各部门“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思想更加统一,抓项目的精力更加集中,措施更加有力,全市上下形成了加快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思想共识,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二)项目建设进展顺利。1—5月份,全市固定资产完成投资320.9亿元,居全省第4位,同比增长29.5%。296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9.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9%,其中:新开工项目171个,实际开工144个,开工率达84%。
(三)载体功能不断完善。1—5月份,全市九个产业集聚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4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4.5亿元,发展框架进一步拉开。截至目前,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330万平方米,道路369公里,供水管网405公里,入驻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37家。
(四)产业层次逐步提升。高新技术项目占重点工业项目总数达45%,多氟多年产1亿按时锂电池、卓立烫印年产8000吨新型专用薄膜、河南裕华年产18万吨压延太阳能电池封装玻璃等一批项目的关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条,对加快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五)政策支持更加有力。理顺了西部工业集聚区和万方工业集聚区的管理体制,出台了《关于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和《焦作市促进重点项目建设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在加强领导、资金支持、资源配置、优化环境等方面对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给予有力支持。
(六)各地发展各具特色。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新举措。沁阳市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沁北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沁北产业集聚区作为培养优秀干部的基地,后备干部先到集聚区工作,经过锻炼再输送到重要岗位;孟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意见》,将科技创新作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博爱县在集聚区建立了“异地共建、分税激励”的“721”利益共享制度,缓解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投入不足问题;武陟县将各单位的产业集聚区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年度考核,作为单位一把手评先及提拔的主要考量指标;修武县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一次性拿出634万元重奖先进单位和个人,并设立12个驻外招商办事处,拨付专项工作经费,迅速掀起项目工作新高潮。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县(市)区科学谋划、真抓实干的结果,也是各部门协调配合、扎实推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对所有为我市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做出贡献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感谢!
二、认清形势,准确定位,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虽然我市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工作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形势仍然复杂,经济运行中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形势,查找不足,采取措施,加快发展。
一是国家宏观政策趋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于今年6月1日开始实施,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限制“两高一资”领域投资,铝工业、多晶硅、煤化工项目的审批门槛进一步提高。今年6月20日,央行再次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创纪录的21.5%。总体来看,宏观政策日益趋紧,立项、土地、环境容量、资金等制约因素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市传统产业发展。
二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工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前端、价值链的低端,1—5月份,煤炭、铝工业、化工等传统行业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0%以上。四大新兴产业增加值仅占全市工业的2.8%,新的增长点尚未成为主要的支撑力量。此外,产业集聚区新入驻的项目集聚度不高,主导和特色产业不够突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少,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
三是地区竞争压力增大。从全省第一次重点项目观摩的情况看,兄弟地市发展势头猛、速度快、亮点多。南阳内乡县产业集聚区把陶瓷业作为新经济引擎,引进投资50亿元、建设50条陶瓷生产线,全力打造“中原瓷都”。漯河沙澧(音“里”)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纺织产业,已成为具有纺纱、织布、制衣完整产业链条的纺织工业基地。平顶山宝丰县产业集聚区吸引恒基伟业、海尔集团、江苏雨润等大集团入驻,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电器制造和现代物流产业,主导产业日益壮大,特色鲜明。郑州产业园成功引进格力电器,建设年产600万套空调项目,达产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空调基地。各市都明争暗赛、竞相发展,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逼人态势,区域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四是各县(市)区发展不平衡。通过实地观摩,我感到各县(市)区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投资不平衡,今年前5个月,我市9个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4亿元,占年度目标的35.4%,其中:孟州市进展较快,已完成年度计划的50%;市工业产业集聚区、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仅完成年度计划的25%。新开工项目数量不平衡,全市产业集聚区新开工500万元以上项目153个,最多的孟州48个,最少的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只有4个。基础设施建设进展不平衡,1—5月份,孟州市产业集聚区、沁北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完成投资分别达到3.4亿元、3.6亿元,两市基础设施投资之和占全市总投资的48.3%。重点项目进展不平衡。29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39%。武陟县、孟州市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89.7%、87.2%和75.5%,进度较快;马村区、解放区、市直项目仅完成年度计划的6.6%、6.9%和11.7%。
在看到问题的同时,还看到有利因素,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一是随着国际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市已进入承接产业转移的黄金时期。二是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市将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三是焦作区位、交通、产业、资源、市场、旅游优势显现,城市知名度不断提高,投资前景进一步被外界看好。四是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项目推进机制和工作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综合以上情况,我市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工作正处在一个负重爬坡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动真格、在“发展”上见实效,使我市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三、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全力以赴抓好下半年各项工作
上半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希望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算清时间帐、任务帐,对照年初确定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任务,看看是否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做到心中有数。下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壮大工业经济。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快结构调整,推进科技创新,壮大经济总量,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一要抓产业,做强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铝工业、煤盐联合化工、能源、食品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四大新兴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二要抓园区,围绕焦煤集团、风神轮胎、佰利联、多氟多等重点企业,建设中心城区首批十大工业特色产业园区,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关联度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集群。三要抓运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要加强生产要素配置,有效保证煤、电、油、气、运供应,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强力推进项目建设。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始终把项目工作摆到重要位置、紧抓不放。一要加强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厦工二期、焦煤集团年产10万吨有机硅、健康元年产2000吨红霉素等项目;加快推进多氟多年产1亿安时动力锂电池、焦煤集团年产15万吨环氧氯丙烷8万吨环氧树脂、龙星化工年产14万吨炭黑装置及尾气综合利用、河南裕华年产18万吨压延太阳能电池封装玻璃、思可达年产700万平方米太阳能封装玻璃等项目;建成焦煤合晶科技年产1000吨多晶硅、风神轮胎年产1000万条高性能乘用子午胎(一期)等项目。二要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能源方面,进一步加快龙源电厂、焦作电厂环保迁建工作步伐,力争尽早获得国家核准,形成实际工作量;积极推进东区热电机组、丹河电厂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取得实质性进展。交通方面,加快推进郑焦城际铁路、郑焦城际铁路云台山支线、新月铁路新增第二双线、林邓线焦作市界至月山段一级公路等项目。城建方面,加快推进人民路东西延伸工程、迎宾路南延工程,抓好城市快速通道、城市水系等项目规划设计,不断完善城市基础功能。三要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中州机械厂、焦作铁路电缆厂、鑫安集团、联盟卫材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焦作市职教中心学校、焦煤中央医院综合病房楼等项目,加快焦作市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焦作新区中医院、焦作同仁医院、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焦作校区、道清中学等项目进展。四要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对修正中原(焦作)产业园、广东凤铝铝型材、大金龙客车等项目,要强化对接,提前做好立项、规划、土地、环评等前期工作,为项目落地提供条件。要及时了解、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在保障性住房、水利设施、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方面,加大项目谋划力度,争取上级支持。
(三)全力打造产业集聚区。目前,我市的产业集聚区已经到了提速增效的新阶段,要坚持按照“三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要求,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努力实现“两提一扩”,即提升速度、提高水平、扩大效果。一方面,要增强项目承载能力,加快道路、供排水和污水管网、供电、供热、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档次,使产业集聚区综合承载功能进一步提升,发展框架进一步拉大,为项目入驻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完善信息咨询、检验检测、交易市场、仓储物流、金融服务、人才培育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的配套服务,促进二三产业良性互动发展。今年,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投资要达到50亿元。
(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局性战略举措来抓,以招商引资的重大成效来化解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做到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实效。一要明确招商领域。高新技术产业、“两型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是今后招商引资的主方向,要依托焦作新区和产业集聚区这十大平台,围绕十大产业这一重点招商领域,着力拉长产业链条,引进一批创新型项目、基地型项目、补链型项目、终端型项目。二要创新招商方式。除了组织参与大型招商活动外,要积极推进专业小分队招商,开展好节会招商,鼓励以商招商,推行代理招商和网络招商,提高引资的成功率。三要优化招商环境。投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引资竞争就是环境竞争。要全面落实招商引资资源、税收、金融等扶持政策,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为项目建设提供一流环境。
(五)落实工作推进机制。项目工作要想真正抓出成效,必须靠一套强有力的机制来保障。一要突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执行“一个重大D浚幻斓剂怠⒁桓霾棵鸥佟⒁话嗳嗽狈瘛钡牧斓几刹苛捣职贫取6怀鲂髋浜稀J凳┖弥氐阆钅苛罅⒘嵋椤⒙躺ǖ乐贫龋髦澳懿棵乓险媛男兄霸穑忧啃髋浜希惺到饩鱿钅拷ㄉ韫讨械睦押臀侍猓平钅拷ㄉ杷忱小H怀龆酱偌觳椤J姓讲槭摇⑹邢钅堪煲细裰葱兄氐阆钅吭峦ūㄖ贫龋阎氐阆钅拷棺魑鼻暗亩讲橹氐悖笆毕蛉型ūā4送猓习肽旮飨兀ㄊ校┣嗉碳锌ち艘慌钅浚刂鼓壳昂芏嘞钅棵挥惺导式梗姓讲槭摇⑹邢钅堪煲ㄆ诙讲榧锌は钅浚酱俑飨兀ㄊ校┣涌煜钅拷ㄉ杞取R蚕M飨兀ㄊ校┣徊教岣咚枷肴鲜叮岢质髁⑹凳虑笫恰⑶笳嫖袷档乃枷牒妥鞣纾峋龆啪问街饕搴兔孀庸こ蹋嘣谙钅客平厦嫦铝ζ⒆鑫恼拢嬲严钅抗ぷ髯ナ底ズ谩K囊怀龇瘴в臁<岢植导矍椭氐阆钅抗勰Φ闫乐贫龋∈鞯湫停だ蠼υ谌杏炫ê竦南钅拷ㄉ璺瘴А�br>
同志们,项目是加快发展的载体,是科学发展的抓手,做好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强化责任,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