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语言文字工作

什么是规范汉字?

发布时间:2014-05-20来源:互联网

分享:

  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所收的简化字为准。

  正体字以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选用的字为准。不过该表公布后又作了几次调整,一共恢复使用了28个被淘汰的异体字(参见“学习《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一题)。

  传承字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加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

  规范汉字的字形以1988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的新字形为准。

  此外,作为现行规范汉字的依据的还有: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发布的《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发布的《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集本集》、1955年到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更改的地名生僻字等。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