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应急管理专题 > 应急手册

第四部分 急救常识

发布时间:2016-06-23来源:市政府应急办

分享:
    一、废墟自救

    ● 如果被废墟埋压,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 尽量用湿毛巾、衣物等捂住口、鼻,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 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 移动手机开机显示无信号时,应立即关闭节省电源,间隔一段时间开机观察手机信号。

    ● 保存体力,耐心等待救援,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当听到人声,用硬物敲打墙壁、铁管等发出信号。    

    二、心肺复苏法

    ● 猝死、溺水、触电、窒息、中毒、失血过多时,常会造成心脏停跳,应立即交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法)抢救。

    ● 确定病人呼吸、脉搏停止,要将其仰面平卧在坚硬的地面上,自己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其肩与腰之间的一侧。

    ● 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频次比例:以胸外心脏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为一个循环,连续完成5个循环后,才检查伤病员的呼吸和心跳有无恢复。若恢复,则可停止心肺复苏操作,将伤病员置于复原体位。若没有恢复自主呼吸及心跳,连续以30:2的比例实施心肺复苏操作,5个循环后再检查。    

    三、胸外心脏按压

    ● 左手掌放在病人胸骨中下三分之一处,右手掌放在左手背上。注意:抢救成人用双物,儿童用单手,婴儿用中指、无名指。

    ● 手臂伸直,垂直下压胸腔3-5厘米(儿童3厘米、婴儿2厘米),然后放松,放松时掌根不离开病人胸腔。

    ● 挤压要平稳、有规则、不间断,不能冲击猛压。

    ● 成人每分钟80-100次,儿童每分钟100次,婴儿每分钟120次。

    

    四、人工呼吸

    ● 如果病人口中有异物,要先清除,疏通气道。

    ● 一手捏住病人鼻翼两侧,另一手食指与中指将其下颌抬高,深吸一口气,用口对准病人的口吹入,吹气停止后放松鼻孔,让病人从鼻孔呼气,依此反复进行。

    ● 成人每分钟14-16次,儿童每分钟20次。最初六七次吹气快些,后转为正常速度。

    ● 注意观察病人胸部,操作正确能看到胸部有起伏,并感到有气流逸出。

    五、手指压迫止血法(指压法)

    指压止血法只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但时间不宜过长。

    ● 头顶部出血:在受伤一侧的耳前,对准下颌耳屏(就是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俗称“小耳朵”)上前方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在太阳穴附近)。

    ● 上臂出血:一手抬高伤员患肢,另一手四个手指对准上臂中段内侧压迫肱动脉(即常规测血压的地方)。

    ● 手掌出血:将上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患者手腕部的尺、桡动脉(即平时搭脉搏的地方)。

    ● 大腿出血: 在腹股沟中稍下方,用双手拇指向后用力压迫股动脉。

    ● 足部出血: 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