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市政府“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责年”活动部署,市交通运输局党组高度重视,把这项活动作为提升效能、促进发展的有力抓手,精心组织,迅速行动,立足交通职能职责,全方位服务社会,造福民生。现将“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责年”活动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在履职尽责方面,着眼于保增长、促发展和提升交通支撑承载能力,重点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高速公路建设实现新飞跃。建成了武陟至云台山高速公路,打通了郑州至焦作至国家级风景区云台山的高速通道;南太行绕城、林汝高速公路西延至济源、焦作至襄城高速公路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二是干线公路建设实现新飞跃。困扰我市十多年的G234焦作至荥阳黄河大桥项目被定为部、省PPP试点并全面开工建设;G207孟州至偃师黄河桥项目工可报告已通过省级评审,预计明年开工建设。实施了修武至焦作、武陟马营至博爱小中里、沁阳捏掌至孟州里村、博爱月山至济源交界等一批一级公路改建项目,积极打造畅通高效的区域快速通道;同时,焦温快速通道、沿黄通道、沿山旅游通道等项目都在加快推进。路网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国道里程由原来不足6公里增加到284公里,整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三是农村公路建设实现新飞跃。实施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乡村通畅工程,今年完成新改建里程446公里,超额完成市定400公里的民生工程任务。同时,着力开展交通扶贫攻坚,提请市政府转发了《焦作市交通运输脱贫专项方案》,确保到2017年底前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四是公路绿色廊道建设实现新飞跃。对全长约185公里的焦作至修武,焦作至武陟,焦作至博爱、沁阳、孟州,焦作至云台山,修武至武陟,孟州至武陟6条主要干线公路上进行公路绿色廊道建设,公路两侧建30至50米宽的绿化带,进一步改善道路环境和空气质量。目前,已土地流转任务100%,拆迁任务73%,路肩培土67%,预计明年3月份完成任务。
至目前,全市公路总里程已达7450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183公里,高于全国(48公里/百平方公里)、全省(160公里/百平方公里)平均水平,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县县通国道、乡乡通省道、村村通硬化路,初步形成了“三横三纵”高速公路网、“八横十纵”干线公路网和纵横交织的农村公路网。
(二)在勤政廉政方面,着眼于敬业担当、务实清廉,积极打造勇于担当、敢争一流、风清气正的行业。
一是服务大局,做好运输保障。无论是春运还是“十一”黄金周等节假日,还是省运会、“一赛一节”、上合会议等重大活动,交通运输系统总是挺在一线,积极奉献,提供强有力的运输服务保障。二是站位全局,全力以赴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北山治理和“污染围城”整治。以严防严控道路扬尘为主要目标,以全天候保洁保湿为重点,共投入人力13.2万余人次,出动洒水车各种车辆已达9万余台次,综合整治道路扬尘。三是争先创优,多项工作处于全省前列。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在全省率先完成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执法形象“四统一”建设任务,我市被定为全省公交优先示范创建城市、全省出租汽车行业建章立制试点,沁阳、孟州被定为全省农村公路“十百千”示范县,孟州市被确定为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试点,有力提升了我市交通行业形象。四是廉洁自律,努力使系统风清气正。始终把维护党章,严肃党的纪律作为系统建设首要任务,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等各项纪律规定,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实行项目建设和廉政“双合同制”,向项目单位派驻纪检监察员,努力打造阳光工程、廉洁工程。
(三)在行政审批方面,着眼于权责分明、简政放权、规范管理,全面提升行政效能。
一是精简行政审批。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由原来的93项精简为44项,压减56%;办理时限也由原来的最长90天压缩到现在的15天,压减83%;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7项,清理无谓证明及手续5项。二是公开权力责任。制订《权责清单》,将所有行政服务项目和行政许可的条件和程序等全部向社会公开,减少中间环节和人为因素,最大程度地方便群众办事。三是积极打造高效行政服务平台。加强行政服务中心交通窗口和交通分中心建设,坚持“宁可自己麻烦百次,不让群众麻烦一次”的理念,推行限时办结、延时办件、上门服务等制度,实现了一次性受理、一站式运作、一个口缴费,大大提升了办事效率和文明服务水平。从2014年7月至今,累计办件9万多件,未发生一起投诉事件。
(四)在为民服务方面,着眼于心系群众、民生改善,突出抓好公交优先示范市建设和道路客运服务提升。
一是被定为全省首批“公交优先示范创建城市”,全省仅4个省辖市入围;同时,成功参与运作了总投资达12亿元的世行贷款“焦作绿色交通及交通安全综合改善”项目,河南省内仅我市一家,为公交的大发展赢得了不可复制的历史机遇。二是累计发展绿色环保公交车361辆,占公交车总数的64 %,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290余吨,为全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三是提升公交服务水平,认真做好线路优化调整工作,新开通3条公交线路,集中优化调整了16条公交线路,有力提高了公交线网覆盖率。实施了残疾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惠及8万多残疾人、老年人。四是加强智能公交建设,实施了“交通一卡通”建设,首次实现了省内10个地市和国内41个城市的公交IC卡互联互通,实现了GPS智能调度系统和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在道路客运服务方面,五是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经过积极努力,将孟州市推荐为全省试点并取得明显成效,正在争取全国试点,力争将武陟、沁阳两县市发展为全省第三批试点,进一步让城乡群众坐上便捷车、经济车、舒适车。目前,全市行政村全部实现通班车,各县(市)区的公交化线路率已达50%以上,为广大群众带了极大的便利和实惠。六是提升道路客运服务质量。实施网上售票、自助售票、手机订票、“流动售票车”售票,实施高校上门售票和“学子直通车”,开通云台山、青天河等景区直通车线路,把优质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交通队伍素质需要提升,创新工作的思路不够宽,在思想认识、业务能力等方面还需进一步适应经济新常态。二是干部队伍作风需要进一步改进,行业管理的方式、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需要提升。
三、下步打算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以此次问责年活动开展为契机,坚持不懈地抓好整改落实工作,持之以恒地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锐意进取,务实重干,努力以优良的作风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一是深化“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创新思路,提振精神,奋勇争先,敢与好的比质量,敢与快的比速度,做到逢一必争、唯冠必夺,努力使工作在全市争一流,全省有位次,全国有影响。
二是强力实施“公路交通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外联周边城市,内畅城市组团,打造‘1030快速畅通工程’,积极构建10分钟都市交通圈和30分钟城市组团交通圈”的工作思路,计划在今后三年内,谋划实施一批总投资达218亿元的公路交通项目,全力推进包括“两条高速公路”、“两座黄河大桥”、“五个重要通道”、“六条绿色廊道”在内的“2256”工程建设,到“十三五”末,努力使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600公里以上,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87公里以上,全面提升交通基础支撑能力和保障水平。
三是全面提升交通服务民生水平。坚持“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原则,以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物“无缝衔接”为目标,提升货运“一单制”、客运“一票制”、信息服务“一站式”综合运输一体化服务水平。全面推行城乡客运一体化,强力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到“十三五”末,市区万人公交拥有量达到16标台以上,实现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
四是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围绕交办问责事项中未得到彻底解决、需要长期推进的问题及评责中群众反馈的新问题,建立台账,狠抓问题整改,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在强化责任担当上下功夫,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在提升服务上下功夫,在勤政廉政上下功夫,努力营造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总之,要通过不懈的努力,积极建设更加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保障有力的交通运输体系,奋力为“建设创新焦作、富裕焦作、美丽焦作、平安焦作,使我市早日跻身 全省‘第一方阵’,率先全面建成小康,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提供支撑、当好先行、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