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开展以来,修武县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上来。具体工作中,修武县突出建机制、找问题、强监督、促落实,有效助推了党员干部作风转变和发展环境优化提升。
一、突出政治站位,强化组织保障,迅速掀起活动热潮
全市工业转型发展暨“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动员大会召开之后,修武县精心安排、积极行动。一是会议部署全覆盖,组织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和企业家代表共计843人参加的全县“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动员大会,将上级工作要求和修武转变作风抓落实的决心传达到了“最后一公里”。二是组织推动高标准,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各常委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活动步骤和各项职责,41名县级干部全部分层分组分口,深入联系乡镇、重点工作和项目建设一线开展调研、发现问题、推动工作。三是领导带头做示范,召开了县级领导干部开展公开承诺活动,41名县级领导干部带头进行公开承诺,并签订了《修武县领导干部公开承诺书》。《承诺书》从维护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等十个方面对领导干部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提出了明确要求。四是机制保障严要求,建立问题线索移交、核查问责、工作例会、信息报送、工作通报、社会监督等6项机制,共召开各类推进会议20次,下发活动简报18期,张贴监督通告200余条,下发工作通报5期,确保活动快速有序推进。
二、突出问题导向,分层深入剖析,找准查实发展症结
围绕8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从五个方面入手全面查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一是对标先进找问题。认真学习总结成都佛山的成功发展经验,特别是佛山以“水绿香”的城市规划发展理念,结合修武正在开展的县城提质工作,认真查找解决思想认识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不能与时俱进学习新政策新知识等问题。二是深入企业找问题。坚持办法永远在现场的工作方法,14名县级领导、23家部门深入分包的71家重点企业,倾听企业心声,查找问题不足,促进作风转变。三是直面群众找问题。利用修武县联系与服务群众全覆盖的平台,4400余名干部职工深入5万余户群众家中,面对面征求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及时发现影响发展的不正之风。今年以来,共收集到群众意见建议500余个,已解决430个。四是正视自身找问题。县直多家单位先后召开各类征求意见座谈会、民主生活会83次,通过带头查、自己找、互相帮,及时找准本单位问题症结。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共收集作风类问题102个,并全部按照要求逐项明确了整改措施、责任主体和整改时限,高质量整改到位。五是明察暗访找问题。发挥社会监督员监督,聘请14名社会监督员,针对做事不实、执行不力等八个方面问题进行监督,广泛听取、收集群众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活动开展以来,社会监督员共提出意见建议8条,均得到调查处理;发挥作风观测点监督,从重点工业企业、重大建设项目、各行业协会、商会中确定建立了作风建设观测点35个,并向作风建设观测点联络员发放了《修武县作风建设观测点联系卡》,广泛收集发展环境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成立四个专项监督检查组,对全县进行无缝隙、全覆盖督查,围绕县三大攻坚战、景城融合、卫生县城复审、全域旅游等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开展点对点、常态化检查,共发现问题18个,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
三、突出整改落实,推动建章立制,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对照查摆出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完善规章制度,在抓长抓常上下功夫。一是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全县各单位对照问题查摆台账,建立了整改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清单,制定了操作性高、针对性强的整改方案,实行销号管理,并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和整改落实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目前,全县共查摆问题320项、制定整改措施425项,整改到位320项。二是紧盯“两大主义”开展整改。认真落实市活动办《关于进一步深化活动全面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通知》要求,聚集12类突出问题,紧密联系“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景城融合、全域旅游等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深剖细查,进一步摸清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重新梳理问题台账,拿出具体管用的整治办法,努力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各级干部工作作风得到明显转变。目前,全县征求意见建议25条,查摆问题150余项,制定整改措施170项。三是健全完善规章制度。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原因,查漏补缺,认真细化整改措施,从基层和群众需求的角度解决问题,边查边改、立行立改,有针对性的完善制度,避免同类问题在相同领域、相同岗位再次发生,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截止目前,全县共制定完善制度35项,其中新建33条,修订2条。四是开展“两公示两促进一评议”活动。在公示的基础上,把评议作为检验整改落实的手段,将直接面对企业和群众,担负审批、收费、处罚和管理服务等职能的20家单位和47名窗口服务个人列为被评议对象,由87家企业代表进行现场评议,对排名后3位的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并对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倒逼责任落实,促进作风转变到位。
四、突出目标任务,强化措施落实,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在六个专项行动推进方面,牵头部门分别成立专班、专项推进,县委常委发挥“头雁”效应,采取定期跟踪督导的方式,狠抓行动落实:在审批服务便民化方面,推动“只进一扇门”改革,根据“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要求,分类设置了“不动产登记”、“投资项目”、“商事登记”、“社会事务”等综合窗口,并对乡、村两级服务场所建设、便民设施、安全保障等进行统一规范,目前,全县8个乡镇和187个村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站),县、乡、村三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运行模式全面形成;在强党性正作风宣传教育方面,在全县显要位置进行标语宣传140余条,在报纸、电视、微信、手机报开设活动专栏,专题报道18次,深入挖掘我县各乡镇学习运用“修武工作法”助推基层工作,为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提供强大的执行力保障的新闻稿件,认真挖掘在拆迁、扶贫、环保扫黑除恶等领域敢于担当、先进典型18例,在全县营造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提质提效的浓厚氛围;在干部激励考评方面,制定了《修武县干部鼓励激励办法(试行)》,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选派年轻干部深入急难险重工作一线锻炼,并对表现突出和敢于担当的先进干部予以提拔重用,今年在云台山夏季英雄会、环保攻坚、精准脱贫等全县重点难点工作中,评选出1个敢于担当先进集体和12名先进个人,全部纳入干部选用后备库;组织部分乡镇党委书记、相关部门负责人赴四川省成都市、浙江省湖州市、山东省寿光市等地考察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建设情况,寻找转型“良策”,激发创新发展理念;在护航经济发展方面,明确了“四六一”工作模式(即四项任务、建立六个台帐、一个清单),对全县16个重点部位进行周边环境挂牌整治,完善了《关于开展涉金融执行案件专项清理活动的实施方案》,全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办理涉企执行案件41起,帮助20余家企业追回执行款220余万元,受理破产案件6起,完成了2个企业周边治安环境的整治;103起新进入司法程序的涉企案件,结案64起;开展法治讲座10余场次,帮助企业审查经济合同11件,化解涉企矛盾纠纷8起;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以企业家暖心工程为载体,建立了以县委书记任“首席服务员”的服务企业队伍,制定《修武县服务企业“两不见面”实施办法》,列出了“两不见面”涉企事项办理责任清单,先后解决企业难题隐患100余项,先后发放云台绿卡83本;组织36名优秀企业家以及涉企服务部门、乡镇和银行系统负责人赴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企业家“暖心工程”企业创新与转型提升专题培训班等。我县暖心企业家、改善营商环境的做法被河南省对外开放办树作典型,在全省进行了宣传推广;在作风问责方面,县纪委监察委建立了一室四组专项督导工作机制,形成了群众、代表委员、纪检监察和巡视巡察“四位一体”的全方位监督检查态势,对8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动真碰硬严肃问责,相继开展了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八项规定、脱贫攻坚、环保攻坚、巡视整改等专项监督检查,动真碰硬严肃问责,铁面问责作风不实、落实不力的人和事,先后查办作风类案件25起,问责53人,形成高压态势,倒逼干部作风持续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