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开展以来,马村区认真落实市委书记王小平同志的系列要求,坚持高点站位,精心谋划布局,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狠抓作风建设,持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确保作风大转变,工作上台阶、落实有成效、群众真认同,不断为马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以上率下,狠抓“头雁效应”。年初全市动员会议后,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所有县级干部提高政治站位,认清形势,认清分管领域的作风问题,深刻认识市委狠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围绕认识再提升、标准再细化、行动再提速、效果再明显,聚焦具体事项和惯性问题切实转变作风。区委第一时间整理出市会议精神提纲,发放至区四大班子成员,并多次召开区党政联席扩大会议,认真学习市会议精神,重点对王小平书记讲话进行原文学习传达,做到思想上真重视、行动上真紧跟。在全区叫响并践行“三句话”(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精神,坚决向“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顽疾宣战。
(二)精准问计于民,剑指作风症结。扎实开展作风大整顿专题调研,除配合好市纪委调研活动以外,将区两办、宣传部、区统计局等相关负责人纳入领导小组成员,问卷调查层次拓展至县级干部,定向社会问卷调查对象延伸至乡村和学校,确保问题找准、找深、找透。专设一个市垂直单位调研组,将与群众、企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工商、税务、公安、供电等8个市垂直单位纳入专题调研范围。专设一个统计分析组,专题负责整个活动现场调查问卷工作,确保整个活动调研标本科学、统计数据科学。活动中,共发放问卷646份,收回536份。经过对调研数据进行专题研究分析,梳理出我区作风建设存在六个方面问题,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呈报市纪委、区委。
(三)统筹谋篇布局,高位推动实施。在扎实开展作风大整顿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查找出的作风顽疾,在组织构架上,高规格成立以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全部常委及相关副区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区委班子成员“带头担责、主动领责”工作格局;在活动方案制定上,既体现全市规定动作,又突出马村区实际,创新以“6+1”专项活动为载体,将“整肃文风会风”活动专门纳入专项行动。同时,把 “学成都佛山、促转型发展”、脱贫攻坚、环保攻坚和“四城联创”、项目征迁等重点工作列入活动内容,在作风建设中统筹推进。在强化落实上面,针对作风问题的反复性、顽固性,认真贯彻市领导小组系列会议精神,及时召开区活动领导小组会议和全区“转促”推进会议,将问责“利器”贯穿于活动始终。
(四)围绕服务中心,动真碰硬整改。围绕作风建设这一永恒主题,区委将四城联创、脱贫攻坚、污染防治攻坚等重点工作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主战场,随时深入一线检查督导,现场看作风问效果。针对作风问题的反复性、顽固性,区纪委及时跟进,坚决硬起手腕从群众身边的小事、难事着手,对作风问题露头就打、寸步不让,强化督查、曝光和问责。根据活动方案明确明确出作风问题,筛选出掣肘马村区发展的典型问题公开曝光,营造“不转作风必被问责”的紧迫氛围。选聘12名社会监督员,“一月一主题”进机关、进社区、进大厅、进企业、进工地明察暗访,畅通线索举报渠道。建立科级以下干部作风督导、县级干部联系分包工作督导、会议主持人督查会纪会风会效等制度,将“转促”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十届区委第五、六、七轮巡察内容,把作风建设延伸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常态化开展。采取“五位一体”督导、区主要领导督查、专项工作督导组监察、全区信息观测点直报等方式,扎实推进查摆问题、深剖根源、整改落实、两公示两促进一评议等阶段各项工作,坚决纠正干部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作风顽疾,持续用“转促”实际成效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此外,紧盯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风气监督、大气污染防治、安全生产领域责任追究、扫黑除恶等工作不断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压实两个责任,开展述责述廉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活动开展以来,以区级名义发文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7%,为企业开展法律援助2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经济纠纷2起,侦破涉黑涉恶案件2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人;查处作风不实案件5起,追责9人,通报13起;建立20个作风效能观测点,收集意见建议16条,解决问题5件;建立“一次办妥”审批便民化窗口,将1580个办事环节压缩至1160个环节;街道、村(社区)共建立85个便民服务工作站,出台两级便民服务事项清单68项。
(五)纵横同频共振,高质促进发展。区委坚持把抓好作风建设作为最大政绩,全面整治作风顽疾,汇聚强大正能量,提升党员干部精气神,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一是“四城联创”成绩显著。市“四城联创”联合督导组对五城区农贸市场、经营秩序、社区、城中村等11个项目抽查中,多个单项工作位列第一,受到全市通报表扬。二是“脱贫攻坚”成果丰硕。全区5个涉农街道分别设立“爱心驿站”,目前,参与爱心捐赠企业达29家,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人士共捐助170余万元,570户贫困户用积分在“爱心驿站”兑换物品3000余件。三是“棚改”工作稳步推进。靳作城中村改造项目6号楼、7号楼两栋单体楼相继封顶,在全市28个在建棚改项目中跑出“马村速度”。四是“环境保护”持续好转。严格管控空气污染,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工程,累计取缔燃煤散烧设施214个,建立洁净蜂窝煤生产供应中心1个。集中整治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厂污染,取缔关闭107家问题企业,在水利部中期评估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工作创新亮点
一是实行会议主持人督查会纪、会风、会效制度。会前由会议主持人随机抽查人员参会情况,对不按照要求参会的个人或单位现场批评、会后通报;会中随机提问会议内容掌握情况,对回答不出或跑题的当场严肃批评;会后随机点名交流发言,对发言空洞无章的,现场点名通报,会后报送具体抓落实的书面检讨。二是积极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将24家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调整为“五区四窗”模式,在五城区率先进入试运行,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编制完成了16个部门类251项标准,将1580个办事环节压缩至1160个环节,7个街道办事处、64个村、14个社区均成立了便民服务工作站,出台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事项清单68项,实现了行政审批服务标准体系区、街道、村三级全覆盖。三是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组织“学成都佛山、促转型发展”演讲比赛,举办“咱们一起奔小康”、“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进基层”等宣讲活动近80场(次)。在区委“魅力马村”、区纪委“清风马村”微信公众平台开辟“点赞新马村、提升精气神”专栏,选树渡江战役老革命程传信、最有良心医生赵飞琴等一批典型,汇聚正能量,提升精气神。四是健全干部学习提质机制。围绕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帮扶成员、新任“两委”干部等人群,结合岗位特点和培训需求进行调研分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组团赴外地实施精准培训,达到关键群体“带着问题来、带着思考学、带着答案走”的目的。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认识再深化。结合深化“转促”活动,继续以焦裕禄同志“三股劲”为标杆,深刻查找在思想、作风和发展上的差距,推动党员干部思想再解放、作风再转变、效能再提升。二是目标再聚焦。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始终聚焦服务总目标、落实总目标,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三是行动再坚决。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积极践行“两个维护”,聚焦问题,加强制度建设,通过“解决一个问题,规范一类问题,完善一批制度”,切实扎紧制度笼子,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