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市旅游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策划,周密部署,结合2018年全市旅游中心工作,扎实开展了“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截止11月30日,共查摆问题5个,制定整改措施13条,其中立行立改问题2个,长期坚持问题3个。在整改问题的同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印发了《市旅游局关于进一步严肃会风会纪的通知》《市旅游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市旅游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办公秩序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通知》《焦作市旅游局印章使用管理制度》,其中新建制度1条,进一步扎牢了制度的笼子,保证活动成效的长期性。
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活动全面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通知》(焦转优办发〔2018〕6号)要求,对照中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重点整治的四个方面12类突出问题,结合我局实际,共查摆问题6个,制定整改措施14条,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修订完善规章制度1条。
一、主要做法
(一)及时召开动员会,制定活动方案。4月25日,市旅游局召开了全体人员大会,会议传达了全市工业转型发展暨“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对全局“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进行了动员,会上印发了《市旅游局“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方案》,成立了“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领导小组,开设了问责专线电话、邮箱,设置举报信箱,广泛接受社会各界投诉,及时发现问题线索,全面加强对此项活动的组织领导。
(二)结合旅游工作,认真查摆问题。根据方案安排,市旅游局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制定学习计划,创新学习载体,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学习党规党纪,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学习先进典型。结合我局实际情况,重点治理整顿做事不实、能力不足、为官不为、有责不担、精神不振、执行不力、效能不高、守纪不严等八个方面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找准问题根源,制定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根据查摆情况建立问题台账。
(三)找准薄弱环节,加强作风建设。以全市“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为契机,从去年8月份以来,先后召开2次全体干部职工作风建设会议,制定了《市旅游局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市旅游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办公秩序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通知 》,对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值班带班制度、办公秩序等11项制度和作风建设进行了细化和要求,并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利用手机APP进行钉钉考勤工作管理模式,进一步严明了纪律,转变了作风,提升了工作效率,使全局干部职工面貌焕然一新。
(四)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抓好领导干部自觉带头、明确职责任务、督办查办跟进、用人导向鲜明和推进力度到位五个环节,持续推进活动在旅游系统深入开展,促进旅游系统干部作风持续向好。
二、问题整改情况
(一)联系基层群众不够深入,调研次数较少,无法为旅游顶层设计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整改措施:坚持“一线”工作方法,严格落实“每年到基层调研不少于20天”等规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周二扶贫蹲点”制度。
整改效果:坚持调研在“一线”的工作方法,结合智慧旅游、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平安景区创建、扫黑除恶、四城联创等中心工作,局班子成员先后赴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等基层单位开展调研48次,充分掌握旅游发展第一手资料,为旅游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按照全市旅游扶贫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周二扶贫蹲点”制度,组织指导修武县龙门村编制旅游规划,建成游客服务中心,积极申报户外体育旅游基地项目。
(二)旅游人才队伍亟待提升,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导则、验收细则学习不够,理解不深,运用不活
整改措施:坚持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周五集中政治学习制度,积极开展全域旅游专题培训。
整改效果:认真落实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印发了《2018年中共焦作市旅游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关于做好“三会一课”规范记录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坚持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每月不少于1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办好“机关党建讲堂”,邀请了市委党史研究室党史研究科科长王斐文,以“焦作革命史话”为题给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此外,按照支部党建提升年方案的统一安排,6月1日、10月30日还组织部分党员和干部职工走进学府书院,开展了“读书月”主题党日活动,结合全市“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开展了以国学知识讲座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领导授课、实地学习等形式,大大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按照2018年度培训工作计划,分赴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知名高校开展全域旅游培训班4期,全面提升旅游系统人员对全域旅游发展趋势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我市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
(三)旅游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力度不大
整改措施:坚持理论与实践创新结合,进一步强化旅游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力度,凝聚创新共识。
整改效果:在全省第一家成立了全域旅游政策法律研究会;设立了新郑国际机场焦作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受到省旅游局通报表扬;制定出台了《焦作市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与服务规范》,打造“慢游焦作”旅游线路。加强了全域智慧旅游体系建设,推动大数据中心建设,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浪潮集团、百度、银联等移动运营商及大型互联网企业开展了深度合作,9月19日,全国全域旅游信息系统(中部地区)河南省试点建设观摩会在我市云台山景区召开,云台山被评为三钻级智慧旅游景区,青天河、神农山景区被评为一钻级智慧旅游景区。
(四)机关作风建设仍需提高,工作中面对问题打退堂鼓,不勇于担责
整改措施:制定《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建立重点工作通报制度;完善钉钉考勤制度。
整改效果:全局广大干部职工作风进一步好转,积极作为,奋勇争先,工作主动性增强,加班次数明显增多,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旅游工作亮点呈现,相继荣获“中国最佳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体育旅游十大精品目的地”“全球年度十大户外运动目的地”称号,被省旅游局表彰为“全省旅游工作成绩突出单位”,云台山旅游节荣获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优秀节事奖”,云台山、陈家沟先后入选第二批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首批河南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博爱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修武县被评为“全国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区”,嘉应观、青天河景区旅游服务区建设项目被确定为“全国优选旅游项目”。
(五)旅游扶贫贡献不足
整改措施:印发《加快推进焦作市优质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制定《焦作市旅游行业扶贫攻坚工作方案》和《焦作市旅游行业结对帮扶脱贫专项活动工作方案》;开展乡村旅游技能培训。
整改效果: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了三年工作目标,完成了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推进行业结对帮扶,加大扶智助贫力度,今年全市举办6期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班,对全市扶贫重点村420人进行技术培训;实施奖励激励政策,大力支持乡村旅游建设,对乡村旅游示范村、特色村、星级示范点给予奖励;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修武云台冰菊种植加工基地被命名为“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修武县云台山镇被认定为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推武县云台冰菊基地、云上的院子等30家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被评定为河南省旅游扶贫示范户,修武县、博爱县争创河南省旅游扶贫示范县;大力推进旅游帮扶嵩县,召开帮扶工作座谈会,与景区签定合作协议,宣传嵩县旅游资源,对接嵩县挂职需求,举办了嵩县旅游专题培训班。9月18日,全省旅游扶贫推进会在我市修武县举行。
三、市旅游局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重点工作任务一:积极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持续实施八大提升工程,推动我市旅游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完成情况:全年在建旅游项目共93个,项目总投资667.46亿元,2018年1—11月份完成投资74亿元,争取项目补助资金500万元。总投资100亿元的云阶康养小镇项目全面开工,总投资50亿元的荣盛康旅云台古镇项目稳步实施,总投资15亿元的嘉应观田园综合体项目进展顺利,陈家沟旅游服务综合体暨“印象太极”项目、保和堂(焦作)产业园、云上的院子、云武堂、云台森兮民宿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为全市旅游转型发展牟足后劲。2018年全市计划建设40座旅游厕所,目前已完工46座,其中新建 19座,改扩建27座,完工率达到115%,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年厕所建设目标任务,并争取到上级厕所建设补助资金365万元。
重点工作任务二:围绕建设“世界太极城 中原养生地”,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康养”新业态,推动“医、养、食、药、学、游”全面融合。
完成情况:全市以市场和游客需求为导向,不断推动“旅游+农业+文化+体育”等融合发展。其中,在“旅游+体育”方面,举办了云台山夏季英雄会、2018年中国•云台山九九国际登山挑战赛暨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河南省第八届“三山同登”群众登山健身活动、首届河南省全民定向赛、多层次的太极拳比赛等,打造了体育旅游城市品牌。12月11日,我市荣获了“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目的地”称号,云台山景区荣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称号,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荣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称号。同时,制定了《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和服务规范》及其实施办法,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了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建设,精心打造了金谷轩绞胎瓷展览馆、百年焦作陈列展览馆、三利达弓弩体验馆、焦作市博物馆、卢亮沟智能共享户外出发营等一批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
重点工作任务三:推进郑焦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工作,合作开发旅游产品路线,共同推进市场营销,开展旅游客源互送,推动两地面向对方市民制定旅游优惠政策,实现两市旅游跨区域合作发展。
完成情况:积极推进郑焦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与郑州市旅游局签署了《郑焦旅游融合发展合作协议》,与郑州、开封、新乡、许昌五市联合成立了郑州大都市区旅游协同发展联盟,联合发布了“郑州大都市区旅游协同发展行动宣言”,郑焦旅游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创造性地在新郑国际机场设立了焦作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实现了服务窗口前移、服务功能聚合、服务效能提升。
重点工作任务四:推进旅游宣传促销和市场开发工作,精心举办好2018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相关活动,加大投入做好央视捆绑宣传,充分利用机场、高铁、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做好我市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
完成情况:5月29日—30日成功举办2018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焦作旅游推介会及踩线活动。继续参与央视全省捆绑宣传和全市旅游整体形象主题宣传;成立了全省首家旅游全媒体信息中心,通过《中国旅游报》《河南日报》,国家、省、市“两微一端”平台发布各类焦作旅游信息3000余篇次,在全省、全市名列前茅;借力焦晋城际公交线路开通,大力宣传推介我市旅游产品;积极开拓特色研学旅游市场;先后参加国内、国外众多知名旅游推介会;赴台湾开展旅游专题推介,参加了台湾夏季旅展,创新在台中市设立了焦作旅游宣传推广中心,邀请台湾旅游业界知名人士、台南旅行商考察团分别来我市考察、踩线;加入了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与国旅总社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加入了孔子学院全球合作伙伴计划,加强了对“功夫之旅”的国际宣传推广。
重点工作任务五:推进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开展旅行社门市部专项整治年活动,集中力量查处一批违法违规旅行社企业,全年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不少于2次。
完成情况:持续开展“利剑行动”“利剑行动-2”,突出抓好“三项检查”,全年累计开展执法检查行动68次,出动执法检查156人次,检查旅游企业136家次,纠正旅行社业务档案不规范、合同签订不完整、违规广告宣传、规章制度不健全等共性问题4项,收缴违规旅游宣传单及易拉宝等宣传用品5000余份;参与“四城联创”工作,先后对39家点位软、硬件设施进行了完善、提升,并坚持每周不少于3天的督导检查。
重点工作任务六:加强旅游理论研究工作,积极开展旅游调研活动,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理论支撑。
完成情况: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考察学习,形成了10篇很有分量的调研及考察报告,其中《杭州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建设考察报告》《东北地区发展冬季旅游考察报告》《江浙陕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考察报告》《焦晋城际公交旅客流动情况调查报告》《关于全市旅游资源优化整合的建议》等5篇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焦作市旅游廊道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被评为全市优秀调研报告。同时,积极与高校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形成了《如何发挥云台山的龙头带动作用和修武县在整合旅游资源上的示范带动作用》《入境游客花费调查体系优化研究》等调研报告,为旅游行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重点工作任务七:加快编制完成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市里统筹作出总规,各县(市)区在此基础上作出详规,全市统一按规划实施。
完成情况:完成了《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总体规划》和《焦作市中心城区及“十三五”旅游规划》评审工作。《焦作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中期论证基础上,于11月29日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