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为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持续净化发展环境,焦作市南水北调办公室紧紧围绕年度中心工作,以整风精神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将问题导向贯彻活动始终,实事求是查摆问题,制定问题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截至11月底,我办共梳理问题3个,制定整改措施7条,立行立改问题3个,需长期坚持问题3个,通过敢于动真碰硬的问题整改,通过重于稳扎稳打的责任落地,我办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了,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更强了,真正将活动成效落实到加快供水配套工程建设、强化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扩大供水效益等我市南水北调重点工作上,落实到位群众谋福祉上,落实到为我市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出彩贡献力量上。
按照全市活动安排部署和我办活动方案,在按部就班、全力做好问题查摆、问题整改等活动重点工作的同时,我们也通过开展专项行动、抓好关键环节来持续强化活动开展势头。这其中重点开展了全面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按照市转优办《关于进一步深化活动全面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通知》(焦转优办发〔2018〕6号)精神,我办党组及时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纪委重点整治的四个方面12类突出问题及其措施的有关精神,并结合我办实际,研究部署机关专项治理开展方案,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以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针对“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打好持久战、攻坚战,把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在此次专项行动中,我们结合落实中央第一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共查找四个方面13小项问题,制定措施38条,截至目前,已立行立改,全部整改到位,另有1项需长期坚持。
通过查摆问题、整改落实来加强作风建设,关键在于对症下药,建章立制,强调“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活动期间,我们先后制定了《焦作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办法》《焦作市南水北调办公室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的方案》《焦作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关于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的实施方案》等3项新制度规定,修订完善了“三重一大”议事制度、请销假制度、考勤制度和公车使用制度等4项制度,以制度的完善来加强日常监督,切实将权力关进制度牢笼,保障机关风清气正。
一、主要做法
(一)准备充分,组织有力。在4月份全市工业转型发展暨“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动员大会之后,我办党组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焦作市南水北调办公室“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实施方案》,并先后两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召开活动动员会,带领机关全体工作人员,深入学习王小平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开展“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开展好此活动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有关决策部署上来,力求扎扎实实做好活动各个环节。同时,成立了办活动领导小组,由办党组书记、主任担任组长,对活动承担“第一责任人”责任,办党组成员、县级干部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总工办,负责活动相关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务求尽好责、抓到位、见实效,以活动为契机,凝聚起干事创业、推动南水北调各项工作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教育,坚定信念。我们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增强理想信念,这是持续转变作风、优化政治生态的有力思想保证和基础。活动期间,以集中学习、县级干部讲党课、观看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不同形式,紧紧抓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建党、建军纪念日、重大节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了丰富多彩而具备针对性的学习教育。在此期间印发了《十九大资料汇编》,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17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各新闻媒体政论文章,7篇专家学者解读,新华社、人民日报系列述评19篇等,观看《筑梦第一方阵》《榜样3》《让制度长牙,让纪律带电》等各类教育片6部,开展“学成都佛山、促转型发展”研讨会、演讲比赛等。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机关干部职工“四个意识”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更加牢固,凝聚力、向心力和责任感更加强大,宗旨意识贯彻更加深入,机关环境持续向好。
(三)融合贯通,形成合力。为了将活动效果最大化,我们在活动期间,还注意结合我办实际,将中央第一巡视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以案促改工作、民主生活会等与活动相融合,交叉查摆问题,持续加压。同时将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国生莅焦调研重要讲话精神与深入开展“学成都佛山、促转型发展”活动、南水北调配套工程2018年运行管理“互学互督”活动相结合,立足我市南水北调工作,将问题整改实效落脚在切实改进工作、取得工作实绩上。通过各项工作、活动的融合贯通,聚力加压,我办圆满完成2018年度工作目标,干部、资金双安全。
二、问题整改情况
(一)在工作落实上,统筹处理先易后难和先难后易二者关系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具体体现为:工作中对难点问题存在开会布置多、现场指导少、跟踪问效少的现象。
整改措施:1.明确各科室业务目标,建立健全机关计划管理机制;2.健全机关跟踪问效机制,实行台账管理;3.建立每周主任办公例会制度,及时通报各项工作进度,共同研究解决存在问题。
整改效果:今年以来,我办各项中心工作落实成效明显。一是生态补水工作成效显著。4月24日开始,通过南水北调总干渠闫河退水闸再次向我市进行生态补水,历时2个月,计划补水3500万立方米,实际补水4460万立方米,超额完成补水任务。二是总干渠水质保护工作规范高效。今年共办理保护区内项目审核18家,累计办理161家,同时妥善处置总干渠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污染风险点4处。三是工程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成立了南水北调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焦作市南水北调办公室水政监察制度》,市、县两级南水北调水政执法体系已基本形成,今年以来,及时处理群众举报违法施工1例,协调解决武陟县领秀城小区在保护区范围内施工问题。此项已完成整改,需长期坚持。
(二)对于将创新发展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做的还不够。具体体现为:随着南水北调总干渠完工通水、供水配套工程陆续发挥效益,在我市南水北调工作逐渐由建设管理型向运行管理型转变过程中,对于如何创新管理模式研究不够。
整改措施:1.结合焦作实际,开展深入地调查研究,因地制宜提出对策,展开广泛充分地研讨论证;2.积极争取上级指导帮助,科学实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整改效果:我们根据焦作实际,科学探索创新,逐步摸索出了“调水办主导、公司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今年以来,先后完成了新增博爱、城区苏蔺输水线路运行管理队伍组建,运管工作满足了新通水的博爱、城区苏蔺输水线路的供水要求。2018年1月至11月,我市已累计向受水区的武陟、修武、温县、博爱、市区苏蔺水厂安全供水2650万方,累计供水5050万方,受益人口约85万。我市的创新运管模式受到了省南水北调办的肯定和推广,南阳、濮阳、平顶山等地市先后组织来焦交流学习。此项已整改完毕,需长期坚持。
(三)对新常态下如何与时俱进加强办机关学习教育工作研究不够。具体体现为:深入实践调查研究深度不够,干部职工学以致用、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本领方面做的还不够。
整改措施:1.制定年度学习计划,严格执行学习制度,落实基层调研;2.深入开展“学成都佛山、促转型发展”活动,不断学习先进地市经验,提高工作能力。
整改效果:开展南水北调配套工程2018年运行管理“互学互督”活动。南阳邓州市在我市检查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中,发现了5条问题,目前已整改4条,1条正在整改中。我们和南阳开展“互学互督”过程中,积极借鉴南阳市在配套工程运管方面的先进经验,围绕综合类、生产运行类、调度类、维护类和安全类等五大类别将各项制度细化,按照突出操作性、规范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做到规章制度切合实际、操作流程标准规范,进一步将运行管理纳入制度化轨道。此项需长期坚持。
(四)担当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有时对上级工作部署领会不到位,导致在贯彻执行上级决策过程中出现“打折扣”问题;有时候对于落实上级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有等一等、靠一靠的思想。
整改措施:1.持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2.同时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加大深入基层调研实践力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干部学用结合能力,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能力;3.将担当负责情况纳入干部平时考核及年度考核,加大监督力度。
整改效果:一是变被动等为主动催。府城水厂建设是我市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按照常规,项目审批手续复杂,需要较长时间。为了服务好府城水厂建设,使更多市民尽快用上丹江水,针对27号分水口门府城水厂供水工程项目变更工作,我们不是被动待批,而是主动协调、请示。经过努力,目前,已完成了项目部组建、各类施工方案编制等施工前准备工作,部分地段已开工建设。原府城线路合同工程验收工作,已基本完成资料整理工作,现场整理扫尾工作正在安排。下一步,我们将科学组织,确保与府城水厂同步建成达效。二是变上级下为主动找。在南水北调生态补水工作中,按照水利部、省水利厅、省南水北调办统一安排部署,我市今年生态补水工作自4月份启动,历时2个月,截至6月底,实现安全补水4460万立方米,为计划补水量的127.43%,超额完成了补水任务。考虑到长期保持当前水面景观度、河流生态环境、涵养地下水,最大限度发挥南水北调供水效益,全力服务焦作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积极向省南水北调办请示,争取上级支持,目前,我市南水北调生态补水工作已形成常态化机制,实现生态补水月供水4万方的良好局面,持续美化城市环境,为市区居民创造了更好的休闲环境。此项已整改完毕,需长期坚持。
三、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完成市县两级总干渠征迁验收工作
完成情况:截至2018年6月10日,全市8个县市区全部完成县级验收工作。6月14日—15日,焦作市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征迁安置验收委员会组织召开市级征迁安置验收会议,顺利完成了总干渠市县两级征迁安置验收任务,收到了省政府移民办的肯定和好评。
(二)继续抓好配套工程运管规范化建设
完成情况:现地运管工作步入正轨。2018年先后完成了新增博爱、城区苏蔺输水线路运行管理队伍组建,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抓好了人员培训,落实了岗位责任。新通水博爱、城区苏蔺输水线路运管工作满足供水要求。工程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成立了南水北调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焦作市南水北调办公室水政监察制度》,加强水政执法队伍建设,市、县两级南水北调水政执法体系已基本形成。现地管理站人员每周对线路徒步巡查一次,重点查阀门井、查建筑物是否正常运行、完好无损,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在全市已建成或通水的输水管道沿线村庄招聘村民兼职护线员,每天对所辖地段徒步进行巡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2018年1月至11月,向受水区的武陟、修武、温县、博爱、市区苏蔺水厂供水2650万方,累计供水5050万方,受益人口约85万。
(三)有序推进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建设
完成情况:一是供水配套工程一期验收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城区府城输水线路已完成了项目部组建、各类施工方案编制等施工前准备工作,部分地段已开工建设。原府城线路合同工程验收工作,已基本完成资料整理工作,现场整理扫尾工作正在安排。三是供水配套生产调度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并通过验收,武陟管理所已建成并完成验收,修武、温县管理所正在紧张施工,计划2019年一季度完工。
(四)扩大供水效益
完成情况:一是温县、苏蔺、博爱三座水厂实现试通水运行。二是4-6月我市南水北调生态补水计划补水3500万立方米,实际补水4460万立方米,超额完成补水任务。主要通过总干渠闫河退水闸向市区龙源湖、黑河、新河、大沙河、大狮涝河以及修武县郇封岭漏斗区补水。根据修武县提供的地下水观察井水位观测记录,郇封岭区域大狮涝河王屯乡段观测井水位比补源前提高了0.4米。后经争取,目前我市实现了生态补水常态化供水,月供4万方。
(五)加快推进南水北调调蓄工程建设
完成情况:目前我市已拟定的调蓄工程有4项,包括灵泉湖调蓄工程、温县太极湖调蓄工程、武陟县南水北调调蓄工程、博爱县南水北调综合调蓄工程,设计调蓄水量1.1亿立方米,估算投资59.5亿元,预计2019年将分批开工建设。
(六)做好总干渠水质保护工作
完成情况:今年以来共办理保护区内项目审核18家。累计办理161家,消除污染风险点4处,有效的保证了总干渠水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