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专题 > 单位公示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活动开展情况

发布时间:2018-12-21来源:市“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分享:

    为扎实开展好“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我局及时成立了以局长张林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活动内容和有关要求。召开了机关动员大会,进行了安排部署。在活动中不断创新内容、形式、手段和工作机制,推动活动扎实开展。
    一、主要做法
    一是公开承诺践诺,畅通诉求渠道。将活动有关内容在局网站上进行公开公示,开设专线电话、举报信箱、手机短信平台等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深剖细查,自查自纠。五月份以来我们围绕着力解决做事不实、落实不力、效能不高、有责不担、为官不为、能力不足和守纪不严等八个方面的问题,按照《关于进一步深化活动全面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通知》要求,扎实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共查摆出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和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8条。
    三是深入整改,建章立制。我们因地制宜的制定了整改方案,建立整改清单,对查摆出的问题,制定整改台账,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分别制定了9项整改措施。针对作风建设暴露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原因,查漏补缺,先后完善制定了《焦作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干部考核奖惩办法》等11项制度,推动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常效化。
    四是组织开展审批服务便民、强党性正作风宣传教育、干部激励考评、护航经济发展、作风问责等专项行动。在开展审批服务便民化活动中,加强学习考察,组织相关科室和11个县(市)区局到扬州、无锡、杭州学习信息化建设、行政审批改革、稽查办案、全域旅游食品药品监管等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大“放管服”力度,近年来先后取消了11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下放了3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精简率达到56%,办理时限压缩率达到38.2%。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我局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均放在大厅办理。清理中介服务,保留中介服务事项3类,精简率达到50%。今年对行政权力和责任清单进行了两次动态调整,取消14项、调整4项,新增1项。确认了三批共18类“一次办妥”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实现依申请事项100%“一次办妥”。在开展强党性,正作风宣传教育和干部激励考评活动中,大力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岗位权力风险排查,局机关排查出岗位权力风险点34个,制定防控措施45条。在护航经济发展活动中,重点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药品生产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等36项专项行动,全市共查处食品药品违法违规案件2122件,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为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保驾护航。
    二、问题整改情况
    (一)工作力度不够,缺乏主动性。如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氛围不够浓厚。
    整改措施:下发了《焦作市食药监管局四城联创2018年较大餐饮门店文明创建标准的通知》文件,制订了较大餐饮门店的创建标准,统一印制了《焦作市民文明公约》和《焦作文明十条》5000余份,张贴了文明餐桌、禁烟等标识2万多张,发放焦作市民文明宣传册1000套,在150家较大餐饮门店和22家星级酒店配置了无障碍通道、学雷锋志愿服务岗,在“两小门店”门头电子屏、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宣传四城联创标语口号,公示红蓝旗评比等情况。
    整改效果:通过不断地宣传,各餐饮门店创建文明城市的氛围日益浓厚,参与度不断提高。
    (二)做事不实,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不善于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凭经验办事,固守成规,工作拿不出办法、打不开局面。比如餐饮单位问题整改后有反弹现象。
    整改措施:建立了巡查督导体制、问题交办机制、台账销号制度及工作通报制度等。市局成立了三个督导组,分别由3名副局长带队,连续督导,狠抓整改,督导共发现问题1385条,全部反馈到各区局进行整改落实,问题台帐已全部销号。通过多种方式召开现场会、月例会,抓典型示范,曝光落后单位每周进行排名督促区局整改。
    整改效果:经过市、区局的共同努力,逐家检查,对标达标,台账销号,“两小门店”在四害防制的软硬件建设、卫生管理等方面有了彻底改观,目前“两小门店”达标率达到99.8%以上。
    (三)服务意识淡薄,效率低下。比如“四城联创”工作群众参与度不高,“两小门店”业主时有消极应对情况。
    整改措施:为充分调动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和药店从业者参与“四城联创”工作的积极性,让广大从业者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做有标杆,围绕10条道路45个节点,在城区4832家小餐饮店和小食品店中大力推进分类创建工作,开展“比一比、评一评”活动。实行“一月一评比,一月一通报,一月一公示”制度。通过现场检查、公开打分的形式开展评选,经过严格打分、逐一核查,共评出红旗门店318家,蓝旗门店64家,结果在宣传栏、电子屏、新闻媒体进行公示。并在红旗店的基础上推行星级评定,通过下发文件、明确标准、召开会议、广泛培训,区局初审上报,市局复核,共评出星级门店179家,市局在星级门店召开现场会挂牌表彰。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还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辟专栏,让群众参与对评出的星级门店进行点评,群众评价在星级评定中占一定比重,对已入选的星级店如果群众不满意率高,则调整相应的级别,实行动态管理。
    整改效果:“两小门店”业主为争取先进,在红旗店和星级店的评比中积极参与,消费者对小餐饮店、小食品店、药店的经营状况持续关注。
    (四)对矛盾困难怕担责任,遇到难题绕着走,碰到问题往后拖。比如学校食堂及周边200米小食品摊贩的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群众关注热点。
    整改措施:开展了学校食堂专项整治,并与公安、城管部门联合开展了学校周边200米小食品的专项治理。
    整改效果:共历时两个月,以学校为节点,向外拓展延伸,先后出动执法人员600人次,对照学校食堂标准统一要求,对学校周边符合条件的发“三小”登记或备案证,不符合的取缔经营。经过整治,学校周边无证摊贩和经营三无食品的现象得到了治理,有效地保障了学生的饮食安全。
    (五)对相关政策规定理解不透,机械执行,不能为企业提供有效到位的指导和及时准确的服务。比如部分大型食品商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到位。
    整改措施:印发了《焦作市大型食品商场超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全市76家大中型超市负责人和食品安全人员200余人参加动员和培训。积极组织辖区内大型食品商超开展自查,及时发现问题;对18家大型超市进行督导检查,督促企业规范经营;市局组成督导组,对辖区内大型商超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同时加大惩戒力度,召开大中型商超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负责人约谈暨培训会议,进行集中约谈,督促其整改到位。共检查13次,下发通报6期,发现问题76个,全部整改到位。
    整改效果:我市共出动执法人员489次,检查大中型商超105户次,共发现问题187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进一步提高了大型食品商超负责人及食品安全管理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责任意识,提升了整体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不力,行政审批事项该下放不下放,审批超期限,服务不精准,网上办事不便,电子政务滞后。比如农村及学校周边存在无证食品经营现象。
    整改措施:一是组织开展农村、学校及周边等专项整治。重点加大对“三无”食品、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食品查处,对无证经营进行排查摸底,督促问题整改。二是集中组织专项督查。市局持续加大对各县(市)区乡镇、农村的督导检查,检查规范食品销售门店近400家次。先后15次对11个县(市)区进行专项督导,检查集贸市场及商场超市、农村小食品店、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等200余家,印发通报15期。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举办了学校食堂和食品经营单位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班,与各经营门店负责人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针对中小学校园周边的“五毛食品”现象,积极制作食品安全宣传课件,主动与学校、媒体联系,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通过悬挂横幅、组建学生监督岗、签名仪式、致家长一封信、校讯通等形式,教育宣传学生远离周边无安全保障的小食品。
    整改效果:全市共开展执法行动1120次,出动人员6165人次,检查校园及其周边食品销售店2250家,下发整改通知书554份,规范引导办证221个,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咨询活动377次,开设宣传栏、橱窗等学校418个,发放宣传册材料15780册,立案数7件,罚款金额1.5万元。通过治理,全市农村和学校周边无证经营现象大幅度减少,食品经营持证率由之前的不足70%,提高到90%以上;食品经营门店的环境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广大群众和学生提供了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三、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重点工作任务一:强化食品药品综合治理,规范市场秩序。
    完成情况:以问题为导向,加大日常巡查抽检和稽查力度,进一步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企业、学校食堂和周边小吃摊点的监管整治,开展联合执法,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夜市、小吃摊点、无证食品加工小作坊、流动摊贩、城乡结合部零售药店等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重点开展了元旦春节、春季学校周边、“五一”期间食品安全督导检查,“三小”食品安全专项治理、中小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护幼行动、进(出)市口(包括旅游景区、高速路口)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检查、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药品“净网2018”专项行动、药品生产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集中整治、植入介入类医疗器械使用环节专项整治等36个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73857人次,执法车辆25629车次,检查各类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41928余家次,发出整改通知书3720余份。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结合监督检查、投诉举报、抽检监测、舆情监测、网格上报、外地协查等信息,挖掘案件线索,拓宽案件来源渠道。截止目前,全市共查处查处食品药品违法违规案件2122件,涉案金额3468.1万元,罚没款746.8万元,共移送公安部门9起案件。受理各类举报投诉1207件(次),全部进行了调查核实,立案查处62件。
    重点工作任务二:强化监督抽检,圆满完成年度任务。
    完成情况:加大监督抽检经费和人力投入,成立了抽检科,配备了抽检专用车。提前完成全年824批次药品、66批次医疗器械和85批次化妆品抽检任务;截至10月31日,完成中央转移地方抽样任务(国抽)372批次,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年国抽任务;完成2018年食品市级抽检任务3203批次。
    重点工作任务三:以“四城联创”为主线,开展“两小门店”整治。
    完成情况:根据任务分工,我局牵头“两小门店”(小食品店、小餐饮店)整治,结合工作职责,把“四城联创”作为全市食药监系统贯穿全年工作的主线,通过创建,提高全市食品安全水平和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立了2677家小餐饮门店、2155家小食品门店、279家药店和74家进(出)市口餐饮服务单位创建档案,研究制订了3大项56小项创建标准。强化督导,制定下发了《督导方案》,印制了督导清单、交办单和检查评分表。为充分调动餐饮店、食品店和药店从业者参与“四城联创”工作的积极性,让广大从业者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做有标杆,我局围绕10条道路45个节点,在城区5641家小餐饮、小食品店和药店中大力推进分类创建工作,开展“比一比、评一评”星级店创建活动。经过严格打分、逐一核查,五城区局共评出四星门店1家,三星店门店178家。截止目前,“两小门店”治理达标4832家,达标率99.8%。
    重点工作任务四:应对突发事件,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
    完成情况:针对非洲猪瘟疫情,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张林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以是否有疫区采购生鲜猪肉的食品经营户、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猪肉及其制品经营单位等为重点区域,以未经检验检疫或经检验检疫不合格猪肉、注水猪肉、病死、腐败变质猪肉及猪肉制品等为重点品种,开展排查工作。通过宣传告知、逐户排查、监督规范和督导检查等措施,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8500余人次,执法车辆3460辆次,发放告知书2793份,检查生鲜猪肉经营户5300余家次,均能提供动检证明,尚未发现问题猪肉。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