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全市开展“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以来,农机局党组高度重视,围绕农机局2018年中心工作,组织全局人员认真学习王小平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刻领会“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的重要意义,4月20日制定出台《市农机局“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全局把机关作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高度认识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截止11月30日,共查摆问题3个,制定整改措施3条,完成整改问题3个,其中立行立改问题3个,长期坚持问题2个。通过制定专门的问题整改台账,明确了每一个问题的责任单位、责任领导、整改时限,从而保证所有问题达到了良好的整改成效。在整改问题的同时,我们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新增2项制度,完善了15项制度。
10月29日,农机局收到市“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活动全面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通知》(焦转优办发〔2018〕6号)后,局党组和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全面深刻领会文件精神,认真按照通知附件《中纪委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重点》明确的四个方面12类突出问题,对照农机工作实际,深刻剖析,认真查摆,局党组紧紧抓住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点领域,围绕授权、用权、制权等环节,提高了问题查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梳理,共自查问题3个,制定整改措施3条,目前整改到位3个。
一、主要做法
(一)结合农机工作实际,及时制定活动方案。结合农机工作实际制定下发《市农机局“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实施方案》,为活动的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召开全局党员干部会议。贯彻学习全市大会精神。在全局范围内召开活动动员大会,传达全市大会精神,提高大家对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把机关作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高度认识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三)围绕农机工作,认真查摆问题。根据市委、市政府对作风建设要求,针对我局实际情况,要求各科室站所主动查找在机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良现象和深层次问题,认真梳理排查工作流程、规章制度中不合理部分,制定务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切实转变干部“庸、懒、散”现象,扭转敷衍塞责、不作为等“庸碌”行为局面。增强法律、法规和党纪观念,高标准,严要求,提高机关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为切实找准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着重查摆规矩意识、强化落实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坚持“三查三看”,找准薄弱环节。坚持“三查三看”,一是查找思想上是否滑坡,理想信念是否动摇,看“四个意识”是否淡化,政治敏锐性强不强,纪律规矩严不严,是否存在“两面人”现象;二是查找工作上是否存在宽松软,自我要求是否低标准,看责任心强不强,工作落实情况好不好,是否存在“混日子”现象;三是查找作风上是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纪律是否执行到位,看工作作风实不实,精神状态好不好,是否存在“四风”现象。经过查摆,发现我单位在存在工作责任分配不够细,考核管理不够严,部分干部存在“庸、懒、散”问题。通过对薄弱环节的大力整改,持续推进活动在农机系统的深入开展。
二、问题整改情况
(一)工作主动性不强,不够深入,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安全生产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比如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小,宣传下乡开展少、深入基层不够,导致部分机手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整改措施:通过学习提高全体人员思想认识、提升工作站位、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通过制定实施下乡计划,合理安排全局人员深入基层;定期安排专人针对农机化项目的推进实施深入各县区进行调研,了解项目推进的具体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三夏三秋期间每天一位领导带队下乡现场指导,全局人员都能深入到各县市区、充分地接地气、通下情。
整改效果:全体人员均能按照下乡调研工作安排及时下乡调研,截止11月底共安排四轮90人次下乡督导检查,增强对基层的了解,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好的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二)工作主动性差、执行力差。不愿意主动去承担更多的工作、接受更大的挑战,只愿意做手头的工作、领导安排的工作,工作时效性差,不能提前完成,总是到最后时限才完成。
整改措施:通过加强加强思想教育以及明确职责分工的方式,将平时工作与“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以案促改”活动等有机结合,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对照先进找差距,提振精神;持续改进作风,克服畏难情绪;完善措施,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主动性和工作效率质量;加强科室之间、工作人员之间针对交叉业务的交流互动与配合。
整改效果:通过学习教育重塑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和工作态度,明确职责分工后工作人员的主动性、行动力、创造力、执行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三)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求快不求精,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偶尔有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想一想的状态。比如在农机新技术上,对新技术新机具的学习不够主动迅速,导致新机具推广发展力度缓慢;在农机购置补贴上,不能使用手机APP等信息化手段受理补贴申请,农户只能现场办理补贴手续。
整改措施: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干部整体素质,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大与其他地区农机系统的交流和学习,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开拓创新,提升工作创新能力,使各项工作取得突破。
整改效果:通过学习提高了干部整体素质,工作上大家乐于学习新思想、新经验,并将之实施在平时工作中,现已将项目补贴APP投入使用,切实加强我市信息化步伐,简化购置补贴程序,缩短补贴时间。
农机局结合“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对照《工作意见》的精神,强化精准思维,坚持问题导向,既查摆整治带有共性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也精准发现和整治具有本层级、本行业和地方特点的突出问题,提高问题查摆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三、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认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
完成情况:2018年我市争取到各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246万元,其中,中央补贴资金4956万元、省级补贴资金290万元,在补贴资金实施过程中,各级农机部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购机补贴政策要求,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强化监管,保证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顺利实施。截至12月12日,全市已使用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383.149万元,占总资金4956万元的88.44%。全市共补贴各类农机具3938台,受益农户2853户。
(二)精心组织重要农时农机生产。
完成情况:紧紧把握组织、管理、服务三个关键环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圆满完成农机生产任务,为全市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春耕生产中,全市投入各类机具3万台,完成春耕29.8万亩,春播27.8万亩,抗旱浇地240万亩;三夏生产中,从6月3日开始到6月8日全面结束,顺利实现了降雨前全面完成抢收抢种的目标。全市共完成小麦收获264万亩,其中机收262万亩,机收率99%,玉米种植184万亩,其中机播182万亩,机播率99%。三秋生产中,全市共完成玉米机收178.6万亩,机收率达96%,小麦机播258万亩,机播达99%。
(三)积极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完成情况:组织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工作,争取国家示范项目资金40万元,新增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面积2万亩。沁阳市和武陟县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荣誉称号。
(四)着力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监管。
完成情况:深入推进“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大力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至9月底,拖拉机入户挂牌756台,联合收割机453台;拖拉机新办证145本,联合收割机新办证90本;检验拖拉机 1827台,检验联合收割机2380台。集中培训各类监理人员786人次,全市接受安全培训10562人次。三夏三秋期间,设置农机安全咨询台8个,接受安全咨询12300人次;出动宣传车辆468车次;向机手群众发放农机安全宣传资料及安全宣传挂图12059余份;建立宣传专栏展板横幅700余个。全市开展农机安全执法检查行动273次,共排查合作组织、以及个体户368个次,排查整改事故隐患139起,整改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