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人大建议

对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072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发布时间:2023-01-06来源:焦作市人民政府督查室

分享:

王福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保护地理标志产品武陟大米”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武陟县水稻种植按照“品牌化引领、科学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融合化发展”的五化战略步伐,在夯实种植基础,拓展发展空间,完善支撑体系,放大富民效应,提升水稻品质等方面优势显著。

一是夯实生产基础。武陟县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求,狠抓水稻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我县水稻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主要集中在乔庙镇,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1700亩,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水稻种植农田。同时,将乔庙镇水稻种植区纳入黄河流域绿色农田和农业高质量发展项目。通过建设101.4公里输水渠道,29.71公里生态排水渠道,5.85公里田间主干道路,14.52公里田间生产道路,有效解决乔庙镇农业生产用水问题,为下一步全县水稻种植提供灌溉便利和保护我县地理标志产品武陟大米提供保障。

二是做强品牌引领。武陟县以培育农业品牌为切入点,以品质为核心竞争力,成功将乔庙镇(水稻)创建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乔庙镇马宣寨村(菡香大米)创建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武陟大米”已正式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并获得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集中资源打造“菡香大米”品牌,目前,我县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推荐入选“最美绿色食品企业”,并参加了第二十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武陟大米”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是发挥科技作用。农产品品牌的打造中,科技力量不容忽视。县政府通过整理水稻生产一线的科技需求,分析态势,制定规划,积极引入农科教结合机制,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现场咨询、实物展示等活动。上半年,共举办水稻种植培训班10期,受训500人次;开展科技下乡30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接受技术咨询200余人次。

最后,感谢您对我县农业生产的关心和支持,敬请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