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焦作市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我市‘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的提案”已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市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关心和关注。经与市教育局沟通,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思想高度重视,狠抓培训责任落实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确保技能人才供给,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培训工作,先后成立了“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领导小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强化对职业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并做出重要批示。
二是发挥部门合力。市政府分管领导定期召集各成员单位召开专题协调会,听取职业培训工作汇报。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结合部门职责,均出台了相应实施方案,齐心协力推进我市“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引导行业部门发挥行业特色作用,大力开展“毕业证+技能等级证书”、“乡村振兴+技能培训评价”、“社区矫正+技能培训”、“导游员+技能培训”、“退役军人适岗训练+技能培训”等特色类职业培训,使广大劳动者实现“一技在身、一证在手、一条致富成才路在脚下铺就”。
三是营造良好氛围。结合“万人助万企”“五星”支部创建以及青年技能日、职业教育活动周等活动,积极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普法宣传,充分利用新闻、电视、网络等宣传阵地,开展职业培训政策宣传,不断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覆盖面,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近年来,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快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我市积极开展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主要抓手的“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取得了不错成效。2021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各类职业培训43.48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38.98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1.82万人。
一是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强力推动企业职工全员培训,健全职工培训制度,大力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逐步实现全员持证;强化院校技能培训主阵地作用,锚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积极对接我市“3+13+N”产业链(群),依托高等院校(含技师学院)开展定向式培训;大力提升公共就业训练中心和社会培训机构培训能力,实施公共就业训练中心提质工程。
二是深化“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在院校培训方面,突出学生就业导向。以中高职院校、技工院校为重点,普通高校、应用型高校为补充,结合院校实际,建立市场需求、专业设置与学生需求清单,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满足毕业生就业培训需要。引导中高职院校、技工学校加强与企业合作,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形式培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培训资源与企业用工需求无缝衔接。2021年以来,我市共培养企业新型学徒6268人,为43家企业解决了技能人才培养难题。
三是加快实训基地建设。近年来,我市根据岗位能力需要和技术发展方向,引导职业院校和优质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项目,带动职业院校和优质企业更新实训场地和设备,建设了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截至目前,已累计获批省级以上建设项目43个,争取上级奖补资金1.16亿元。积极开展市级高技能人才示范基地和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支持企业、职业院校建设具有我市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对认定合格的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给予5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1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6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0家,拨付项目建设资金600万元。
三、优化评价模式,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以企业、院校技能人才评价为主,社会化技能鉴定评价为辅,职业技能竞赛等为补充的多种评价方式并存的评价模式。
一是推动企业自主评价。鼓励支持广大企业积极申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资质,广泛开展技能人才取证评价工作,推动我市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取证无缝衔接,加快技能人才培养速度,有效满足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截至目前,全市企业自主评价机构总量达到148家,累计评价发证11.68万人。
二是完善社会评价。指导社会评价机构严格落实评价政策,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评价取证“回头看”专项行动,不断完善内部制度,加强评审队伍建设,稳步增加评价项目,持续扩大评价覆盖范围。截至目前,全市社评机构总量达到22家,专项能力考核机构15家,累计评价发证4.53万张。
三是强化院校评价。大力推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培养更多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让职业院校学生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自由,吸引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截至目前,全市24家中高职院校和技工院校已全部备案成为院校技能等级认定机构,累计为7.62万名应往届毕业生考核发放技能等级证书,提升了青年就业创业能力。
四是引导开展技能人才薪酬分配。2021年7月,我局印发《关于推动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有关工作的通知》,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措施,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获得感、自豪感、荣誉感,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聚焦我市主导产业,面向重点群体,进一步优化培训流程,多渠道、多途径开展职业培训和评价取证,让广大劳动者全方位、多角度掌握劳动技能知识,持证上岗,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二)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创新校企培养模式,深入实行校企“双元”培育、现代学徒制、“订单式”等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教室就是车间、教师就是师傅、学生就是学徒、教学就是生产、作业就是产品”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明确校企培养目标,突出特色品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质量保障,推进校企合作向深向实发展。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全面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制度,对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进行动态调整、持续改进。
(三)深入开展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建设。在认真抓好现有在建项目的基础上,引导更多职业院校和优质企业参与省级和市级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申报,建设一批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希望您们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我市技能人才发展,也希望您们有机会的话,可以亲身参与到我市“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中来,多为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2024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