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因煤而生、伴煤而兴。王封·西大井1919文旅园,是依托百年老矿——王封矿珍贵工业遗存打造的重点文旅项目,是定格焦作城市记忆的生动载体。
在这里,您能品味厚重的历史,聆听催人奋进的红色故事。
园区内的英雄广场,正是95年前焦作煤矿工人为声援上海工人“五卅运动”发起大罢工的地方。历时8个月轰轰烈烈的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取得最终胜利,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盛赞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漫步英雄广场,抬头仰望旁边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的矿井井架,回首那段激情的岁月,相信您一定无限感慨。
一座苏式建筑风格的三层小楼也写满了故事。这里是新中国成立后焦作第一个红色人民政权——原焦作矿区人民委员会旧址,与原焦作矿务局在此合署办公。这里曾留下不少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足迹。
新中国成立后,秉承“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王封矿大力发展生产,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未来,红色教育基地的打造,王封·西大井1919文旅园将带您了解更多焦作“特别能战斗”的故事,品味更丰富的红色文化。
一部王封矿志,半部焦作近代工业史。王封矿,中国煤矿工业发展变迁的“活化石”。1919年,英国福公司开工建设王封矿,被称为“西大井”。这是福公司在焦作最大的矿井,标志着焦作煤矿大井时代的到来。如今,这里有我市现存唯一的英式大井井架、英伦工业建筑风格的坑口电厂遗址,还有完整的英式洗煤厂、高耸入云的水塔、近千米长的地下备战铁路,这些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大井小巷风情街”别有洞天,临街景观墙以井下起伏的煤层为背景,墙上镶嵌着铁锹、洋镐、风钻、废旧的矿车车轮、电机齿轮等工业元素,老煤矿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人耳目一新。
如果您想看风景,这里一步一景,是您理想的“打卡地”。古朴的建筑、鲜红的门框窗框、逼真的巨幅墙体手绘、设计独特的旅游标识标牌,别具一格,点亮整个园区。
让工业遗存“活起来”,不止盘活废弃资源一种“玩法”,王封·西大井1919文旅园还有满满的现代感、时尚感。利用集装箱文化打造的“创客时空”,相信年轻人一定喜欢。
这些红、黄、蓝、灰的“集装箱”色彩对比强烈,手绘艺术创作立体、形象,有趣又好玩,许多过往市民都被吸引而停下脚步。“有创意,很好看,这里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附近居住的市民毋庆贤一边举起手机拍照,一边开心地说。
有“颜值”,更有“内涵”。据王封实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保才介绍,未来这里将作为AAAA级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着力开发打造一系列和煤文化有关的文创产品,成为文创基地。
“工业+旅游+文创”,多样的“玩法”让王封·西大井1919文旅园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带给您不同的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