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焦作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亮点频闪,和文化旅游相关的内容笔墨颇丰,“黄河文化旅游”“两山两拳”“高质量发展”“促进消费”等成为热词,引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在所提交的议案、建议和提案中,文化旅游话题备受关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黄河文化旅游、太极拳、大沙河、乡村旅游、文旅消费等积极建言献策。
关键词:黄河文化旅游
“融入黄河流域发展大势,奏响时代最强音”“高标准推进‘两山两拳’区域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带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国生相关重要讲话精神和要求,以‘两山两拳’上升为省级重大布局为契机,以建设‘两山两拳’区域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带为载体,积极融入全省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政府工作报告》为焦作文旅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如何抢抓机遇融入时代大势?怎样在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中奏响时代最强音?
《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答案,焦作将打“组合拳”——
传承文化根脉。保护修复嘉应观、陈家沟、妙乐寺、韩园、山阳故城、百家岩、月山寺、净影寺、慈胜寺、胜果寺等沿黄沿山遗存遗址,加快推进百里黄河生态文化长廊、云台古镇、当阳峪绞胎瓷小镇等项目,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推进“两山”联动。共建云台山——嵩山山地生态休闲养生游、黄河文化风情游、南水北调生态文化游等一批精品线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山水文化旅游示范带。
促进“两拳”联手。实施“太极+少林”功夫之旅工程,深化郑焦宣传、营销、赛事等合作,打造世界级“中国功夫”交流展示区。
打造发展通道。谋划推进“郑州(市区)—嵩山—陈家沟—嘉应观—焦作(市区)—云台山”新的快速直线通道,开发低空游览线路,加快沿黄路网建设,带动“两山两拳”整体发展。
带动区域发展。以“两山两拳”为引领,带动沿“云台山—嘉应观—陈家沟—少林寺”区域文旅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文旅经济带重大亮点、构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立稳郑州大都市区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点。
在“黄河大合唱”中,唱响焦作声音,这无不令人振奋!
市政协委员崔广军建议,要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好黄河流域焦作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为融合发展夯实生态基础;突出地方特色,利用云台山、太极拳等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沿黄旅游产业走廊;划定焦作市沿黄生态环境保护红线范围,积极营造黄河生态和旅游经济融合发展的浓厚氛围。
市政协委员张素平建议,要深入挖掘、全面梳理讲述黄河文化的焦作故事,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开发利用,将黄河文化和山水文化、太极文化、怀药文化、名人文化等相结合,文化和生态相融合,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转化,让焦作黄河文化“活”起来、“热”起来,为焦作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能量。
关键词:大沙河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市要实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建设南水北调文化旅游带、大沙河滨水景观带、南太行森林公园等项目。
大沙河、南水北调绿化带逐渐成为扮靓城市、市民放松休闲的好去处,如何利用这些城区新亮点为我市全域旅游增光添彩?
市人大代表冯志坚建议,焦作旅游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应在完善中心城区旅游产品体系、发展中心城区旅游业上下功夫,可将中心城区的景点、亮点串珠成链、组合联动,即把大沙河、南水北调绿化带、影视城、圆融寺、缝山公园、太极体育中心、龙源湖公园及周边商圈等组合起来,推出焦作一日游、两日游线路,以此为基础打造文化游、山水游、太极游、休闲游、购物娱乐游等旅游产品。
市人大代表李明霖建议,应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大沙河生态湿地公园,借鉴扬州“公园城市”的做法,在公园内多举办各类体育赛事,融入青春元素、文化元素,让美丽的母亲河成为怀川青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源之地。
市人大代表王保才建议,大沙河是我市“四水同治”的新样板、全域旅游的新亮点、品质焦作的新地标,应尽快制订《大沙河生态保护条例》,为今后大沙河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法律遵循。
市政协委员张海超建议,城市规划建设应凸显文化焦作、历史焦作的构思和底蕴,在现有建成的景观区域内,特别是大沙河中心城区段生态治理景观带、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合理添补历史文化元素,使焦作这座城市既有景观之美,又有人文历史底蕴。
关键词:太极拳
为叫响“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品牌,《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培育壮大文化康养业,推进太极产业新城、太极体育健康产业园、云阶康养小镇、印象·太极等项目,完善太极拳研学游、体验游、养生游等产品体系,加强四大怀药规范生产、精深加工和标准化认证等工作。
太极拳,焦作的亮丽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在文旅融合中更加熠熠生辉?
在市人大代表张福旺看来,太极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文化与焦作旅游融合发展,是最具鲜明特色、最佳产业配伍的融合发展,太极拳培训和游客太极拳体验是陈家沟融入焦作全域旅游大盘的最大亮点。
为壮大太极拳产业,张福旺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出台扶持政策,以太极拳“六进”为抓手,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太极拳普及推广活动,形成“共练太极 共享健康”的良好氛围,做强太极圣地;二是加快推进太极拳、少林拳“两拳”融合发展,出台扶持政策,开展太极拳培训活动,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和黄河两岸的武术文化生态区建设;三是引导太极拳武馆向民宿型、庭院型、体验型改进,为游客和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一流的学习太极拳的体验、健身和交流场所,打造独具焦作特色的太极文化品牌。
关键词:乡村旅游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体验采摘乐趣,享受田园风光,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焦作该如何打好“乡村旅游牌”?
市政协委员原蕾说,相比名扬世界的山水旅游和太极文化,我市中心城区及近郊尚缺乏知名景点,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近山区传统古村落,突出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特色,打造北部山区古村落特色旅游品牌,对于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建设“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具有重要意义。
原蕾建议,应对古村落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完善基础设施,突出旅游特色,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山水旅游、休闲养生旅游度假功能;学习借鉴外地古村落建设和发展的先进经验,把一山一拳和北山古村落游有机结合,延伸旅游线路,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打造知名品牌,同时加大对北山古村落旅游宣传力度,为建设“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注入新的旅游元素。
关键词:文旅消费
“促进消费”,也是两会热词之一。
“开展促进消费升级行动”“以应对疫情为契机,加快消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扶持假日消费、夜间消费、流量经济等措施,培育信息、体验、定制等消费新热点”,这些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所体现。
如何助推我市文旅行业复苏发展?市人大代表游翔、杨永国、冯立富、申永琴等建议,应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力度,激活文旅消费市场;采取财政直补消费、金融惠民政策叠加、文旅企业优惠折扣等联动旅游消费惠民措施,适时针对焦作、郑州及省内其他地市居民发放文旅消费券、惠民卡等,鼓励焦作人游焦作、河南人游焦作,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根据不同市场、不同人群,多渠道精准投放文旅消费券,释放消费活力;加快培育文旅行业新消费领域,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开拓消费新空间。
一份份议案、建议和提案,满怀深深的期许,凝聚前行的力量。焦作文旅业,整装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