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种业是农业的“芯片”,高产得益于优质种子。近年来,温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发展的重要论述,将建设种业强县、打造特色农业之乡作为全县五张名片之一,构建了“育繁制推管”一体化产业体系,采取多种措施培育发展小麦新品种,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一是开展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组织专业队伍,深入全县各个角落,对小麦种质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共收集各类小麦种质资源2000余份,丰富了种质资源库。二是加强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系统鉴定评价,分析其农艺性状、品质特性、抗病性等,筛选出一批具有优良特性的种质资源,为育种提供了材料基础。三是推进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种质资源进行创新,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新品种。累计培育出豫麦49-198、豫麦25、豫麦49、平安11号等48个小麦新品种,在黄淮麦区推广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加大科研创新力度。一是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与河南农业大学、神农种业实验室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小麦育种技术研究和新品种选育。邀请专家学者到温县指导工作,举办培训班,提高温县小麦育种技术水平。二是加大科研投入。争取上级资金和企业自筹,每年总投入超1000万元,用于支持小麦育种科研项目。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企业给予奖励。三是培养科研人才队伍。通过引进、培养等方式,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小麦育种科研人才队伍,并定期选派技术人员到科研院校进修学习,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目前,该县从事小麦育种科研的专业技术人员达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5人。
强化良种推广应用。一是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全县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面积达到33.8万亩。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确保了良种繁育质量,年外销优质小麦种子1.5亿公斤,为黄淮麦区小麦安全用种做出巨大贡献。二是加强良种示范推广。在全县设立30余个小麦良种示范展示田,展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并组织农民现场观摩,让农民直观了解新品种的优势,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近年来,全县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99%以上。三是开展技术服务指导。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小麦种植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目前,该县每年举办小麦种植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农民500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