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焦作市2019年社会扶贫行动方案》的
通 知
发布日期:2019-07-13 10:05 信息来源:焦作市扶贫办
分享:

焦脱领办〔2019〕25号


各县(市)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现将《焦作市2019年社会扶贫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9年7月5日

 

焦作市2019年社会扶贫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凝聚攻坚合力,尽锐出战,决胜全面小康,助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现就社会扶贫工作制定行动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社会扶贫行动,打造良好的载体平台,有效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汇聚各方帮扶力量,一体化推动中国社会扶贫网建设、社团组织帮扶行动、医养及日间照料服务、消费扶贫、结对帮扶等工作,提升社会扶贫工作水平,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二、重点任务

(一)开展“中国社会扶贫网+电商扶贫”行动

1.再掀注册新高潮。第3季度,召开全市“社会扶贫再动员”大会,对社会扶贫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以此为契机,掀起“中国社会扶贫网”注册新高潮,引导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在社会扶贫网上注册成为爱心人士。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帮扶责任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和信息管理员引导帮助贫困户开展网上注册,12月底前贫困户注册数量由2.3万户增加至3万户;广泛动员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帮扶责任人、乡镇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共青团、妇联、工会、工商联、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各界,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在“中国社会扶贫网”注册成为爱心人士,12月底前爱心人士数量由37.7万增加到45万,稳居全省前列。(责任单位:市扶贫办)

2.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扩大扶贫志愿者、扶贫服务专家、扶贫监督员、扶贫形象大使数量,确保与现有贫困规模和脱贫攻坚任务相匹配、相适应;对四支队伍进行培训,提升其服务和监督能力。组织市、县、乡、村四级信息管理员培训,提升其使用、推广和信息审核能力。(责任单位:市扶贫办)

3.做好需求信息发布和组织对接工作。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压实信息发布责任,拓宽信息发布渠道,提升信息发布质量,确保贫困户有关需求及时、准确发布,确保发布的物品和资金需求数量都有大幅提升;统筹开展线下社会扶贫工作,充分利用好“共青团·八方援”“百企帮百村”等载体平台,精准对接线上需求,确保物品对接数量和资金对接数量大幅提升,需求对接率稳定在90%以上,有效提升贫困群众满意度。(责任单位:市扶贫办)

(二)开展“社团组织帮扶”行动

1.持续深化“百企帮百村”活动。继续引导推进298家企业与190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工作,在巩固现有爱心驿站运营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建设布局,新建一批‘爱心驿站’生活物资发放点,并重点向贫困村倾斜。已建成的爱心驿站,要规范运营管理,发挥其“增强脱贫内生动力,促进农村乡风文明”的作用,并与乡村振兴工作进行有效衔接。进一步动员民营企业家为爱心驿站捐款捐物,所捐生活日用品尽量采购扶贫产品,参与消费扶贫。继续落实“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动员更多的企业走进贫困村,了解情况,解决实际困难,助力脱贫攻坚。(责任单位:市工商联)

2.开展贫困青少年帮扶活动。开展“思源行动·志智双扶”活动。推动焦作理工大学、焦作大学、焦作宇华实验学校分别与武陟县南官庄村小学、博爱县磨头镇狮口联合小学、修武县王屯乡延陵中心小学建立智志双扶基地,开展“送志气扶志向、送思想扶观念、送知识扶见识、送文体扶素质、送辅导扶课业、送温暖扶心理”等常态化活动;开展“希望工程温暖冬天”活动。为全市500余名困难青少年送去价值5万余元的温暖大礼包;深化“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品牌活动。筹集社会帮扶资金50万元,帮助全市100名优秀高考寒门学子圆梦大学。(责任单位:团市委)

3.开展贫困妇女帮扶活动。强化教育引领。组建巾帼宣传队,通过歌舞、戏曲等多种形式,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及脱贫成效;开展评选活动。重点围绕贫困群众,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比活动和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引导贫困家庭树立良好家风,全面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动力;组织培训提升。实施万名巾帼培训计划,重点培训“巾帼领头雁”“巾帼致富带头人”“巾帼巧手脱贫妇女”“巾帼就业创业妇女”和“巾帼医养服务妇女”,全面提升妇女素质,增强妇女脱贫致富能力,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女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金融助力创业。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搭建常态化支持妇女创新创业的融资服务平台,今年累计发放小额信贷不少于50笔;实施“巧媳妇”工程。深挖资源及产业优势,对“巧媳妇”工程进行扩面增容,全年计划培育各类巧媳妇基地100个,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带动贫困妇女脱贫致富(责任单位:市妇联)

4.实施劳模助力脱贫攻坚行动。组织全市劳模、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劳模志愿服务队等先进模范团体,扎实开展技术扶贫、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就业扶贫、结对扶贫、智力扶贫“六大行动”,助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全年拟新建劳模产业扶贫基地10个,选树劳模产业扶贫示范基地3-5家。开展2019年度劳模助力脱贫攻坚10大领军人物和十面红旗单位评选活动。(责任单位:市总工会)

(三)开展“贫困兜底线保障”行动

动员社会力量,聚焦特困户、家庭劳动年龄人口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失能失去需要陪护的重度残疾人等贫困兜底线保障对象,开展帮扶行动,兜牢兜稳底线。

1.加强贫困兜底线保障工作。在精准识别认定贫困兜底线户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有关政策。今年10月底前,识别的贫困兜底线户要全面享受到有关兜底政策。全面提升农村低保兜底保障水平。结合实际,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兜底线户纳入低保范围,稳定提高保障标准;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重点围绕贫困兜底线户中医养人员陪护家属、弱劳动力等开发公益性岗位,确保识别的兜底线户中,每户安排1个公益性岗位;拓宽增收渠道。充分利用兜底线户现有的土地、房屋等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光伏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方式,帮助兜底线户实现增收。加大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力度,有效提升扶贫小额信贷覆盖率,扩大产业扶贫覆盖面,通过信贷分红、产业分红等方式增加兜底线户收入;整合行业政策。全面整合临时救助服务、社会福利、基本养老、扶贫助残、住房保障、基本医保、教育保障、扶贫扶志、保险救助等政策,打好组合拳,助力高质量脱贫,兜牢贫困底线。(责任单位:市扶贫、有关行业部门)

2.加快医养中心建设。各县(市)区至少建设1所综合医养中心,并在乡(社区)规划建设一批区域医养中心,新建中心具备开展失能失智重度残疾人及老年人康复护理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能力。7月底,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一所医养中心,10月底,全面建成入住。(责任单位:市卫健委)

3.扎实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2019年在全市现有435个农村幸福院的基础上,再新建或改建377个,确保全市190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补贴服务、自费购买服务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保健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维护权益和互助养老等六项基本服务。对贫困老年人实行费用减免政策。(责任单位:焦作市民政局)

4.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以县为单位,开展“献爱心、捐善款、助兜底”活动,动员全市企业为医养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建设捐助资金、捐赠设备,作为以奖代补资金,对医养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建设进行补贴。对于参与活动的企业,依法给予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工商联)

(四)开展“消费扶贫”行动

围绕全市30245户110038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口径)和190个贫困村,扎实开展消费扶贫“十大行动”。

1.“五进”对接承销。引导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食堂餐厅优先选用贫困村农产品、畜产品,建立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机制,促进贫困村、贫困户农副土特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军营。各单位职工福利发放,可通过市、县爱心扶贫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购买贫困群众农副土特产品。(责任单位:市扶贫办)

2.龙头企业带销。引导全市农业化产业龙头企业,通过自身营销渠道,实现农产品、畜产品与市场需求方的精准对接、保值增值。(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3.宣传推介展销。组织优质带贫企业参加全国和省农博会、农交会,集中展示推介贫困村、贫困户农副土特产品。(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4.商场超市直销。在百货大楼、丹尼斯百货等大型商场超市开设扶贫专区专柜,销售贫困村、贫困户农副土特产品,减免专区专柜费用。组织贫困村农副土特产品、畜产品进驻焦南中州菜市场、塔南农贸市场、焦西月季农贸市场等城区及县区便民市场,给予优惠或免费。(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

5.电子商务营销。利用“中国社会扶贫网+电商扶贫”平台,及时发布贫困村农特产品销售信息,实现需求对接。加强电商扶贫服务站点建设。2019年底,全市电商扶贫服务站点要由1008个增加至1100个;帮助贫困地区实现线上线下产销对接金额由40.3万元增加至100万元。拓宽营销渠道。鼓励利用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大型电商平台,建立县域扶贫专卖店、扶贫馆、特色馆等。(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扶贫办)

6.基地认领订销。鼓励贫困村与营销企业、产品需求主体对接,建立农副土特产品生产基地,搭建订单销售平台。引导各地爱心驿站优先采购贫困户农副土特产品。(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7.旅游带动促销。引导贫困村特色产品进景区、进宾馆、进饭店。在主要旅游景区设立旅游消费扶贫公益摊位(专柜),减免租金,让贫困户能够销售土特产品,增加收入;参考“印象栾川”的模式,设计制作一批有焦作特色、便于游客携带及盛装贫困村土特产品的袋子,免费给贫困户使用;鼓励景区各类宾馆、饭店优先采购贫困村、贫困户销售的农副土特产品;在官方媒体、搜索引擎及第三方OTA网站上加大对贫困村旅游资源及民宿的宣传力度,吸引游客到贫困村旅游消费;通过举办“一赛一节”、樱桃节、采摘节、铁棍山药文化节、生态旅游节等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推介活动,引导市民购买贫困村农副土特产品;完善贫困村旅游标识标牌及手机导游讲解系统,为外地游客到贫困村旅游消费提供指南;通过承包、转租等多种方式集中开发贫困村百年民居老房子,发展民宿度假旅游,促进旅游消费扶贫。(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8.帮扶单位助销。包村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结对帮扶干部对所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需求进行摸底,积极动员、引导本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对接帮扶村带贫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开展农特产品“助销”活动,对接参加区域性农产品展销会、商品贸易博览会等,积极搭建营销平台并帮助销售,带动贫困户长效增收。(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市、县包村帮扶单位)

9.劳务就业推销。培育发展特色劳务品牌,培训输出贫困村劳动力,带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劳动密集型企业到贫困村投资办厂、实施生产加工项目分包,建设扶贫车间、加工点等,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责任单位:市人社局)

10.扶贫网上购销。通过市直工委、妇联、团市委、工商联、工会及电视、报刊等渠道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动员、引导焦作市各级党政机关、大型企业、社会组织、各县(市)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登录中国社会扶贫网电商平台,选择焦作市带贫企业(合作社)农特产品,通过“以购带帮”“以销带扶”等方式,带动贫困户长效增收。12月底前,力争线上销售额突破100万元。(责任单位:市扶贫办)

(五)开展“结对帮扶”行动

加大结对帮扶嵩县工作力度,助力嵩县成功脱贫摘帽。

创新产业帮扶形式。市级财政投入710万元,入股河南羊妙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奥吉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中发展奶山羊和双孢菇种植产业。(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各县市区财政投入资金834万余元,扶持饭坡镇新品种红薯产业、何村乡双椒基地等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各县市区)鼓励引导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投资嵩县生鲜乳及奶牛养殖产业,与嵩县有关方面共建奶源基地,收购嵩县当地奶源,对奶牛养殖进行补贴。(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加快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市级财政投入190万元,对嵩县16所小学旱厕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为嵩县110个贫困村建设爱心超市。(责任单位:市脱贫攻坚办)各县市区财政投入800万元,实施贫困村文化广场、旱厕改造、垃圾清运设施建设等,完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加强人才支援和社会动员。选派8名科级干部赴嵩县挂职锻炼。(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选派36名中级以上医疗技术专家赴嵩县坐诊带教,50名优秀教师赴嵩县授课援教。(责任单位:市卫健委、教育局)为嵩县贫困劳动力举办6场就业招聘会和30场技能培训班,推介200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引导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资助学、捐赠设施设备等形式参与结对帮扶嵩县工作,力争社会帮扶资金达到300万元。(责任单位:市脱贫攻坚办、各有关市直单位及各县市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对社会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切实把工作任务落实到部门、落实到责任人。各相关部门要依据职责,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相关工作;各县(市)区要大力开展好社会扶贫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拿出过硬举措,扎实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督导考核。将社会扶贫工作纳入督查巡查范围。对于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表扬、宣传推广;对于工作推进不力、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采取通报批评、专案督办、工作约谈等方式督促整改。将社会扶贫工作将作为对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市直部门年度脱贫攻坚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氛围营造。要加强宣传,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全市脱贫攻坚良好形势和取得的重大进展,引导社会力量积极主动、踊跃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效凝聚合力,助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