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堆事”变成“一件事”,从“多次跑”变成“高效办”。今年以来,武陟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紧盯“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关键环节,创新建立“四个三”工作机制,推动政务服务改革落地见效。截至目前,武陟县已上线21个“一件事”,累计办理32162件。其中,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新生儿出生、残疾人服务等8项“一件事”办件量居全市前列,群众跑动次数平均减少80%以上,办理时限压缩70%以上。
一、“三牵头”聚合力,构建协同推进新格局
县级领导牵头统筹指导。建立“双专班”制,由武陟县政府和纪委分管领导分别牵头成立“一件事”改革工作专班、监督专班,对“高效办成一件事”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明确工作方向和监督重点,每月听取工作进展汇报,对难点问题研究部署、监督提醒,破解跨部门协调难题,形成工作联动。武陟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牵头协调推进。组织召开7次工作推进会,制定阶段性目标,建立工作台账,定期检查任务完成进度,对工作推进缓慢的部门联合武陟县纪委派驻纪检组及时提醒、督促整改,及时解决部门间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保障工作顺利开展。“一件事”牵头部门主体落实。各牵头部门围绕本领域“一件事”集成服务,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分解审批环节、材料清单和时限要求,创新推出“并联审批工作法”,实现各项任务并行办理,形成高效协同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分别成立20个工作专班、制定20个实施方案,各专班共召开会议20次。
二、“三培训”强队伍,打造专业服务新标杆
上级业务培训系统学。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参加8次省市组织的“一件事”业务培训,深入学习业务系统操作流程、政策法规等知识,与上级部门和其他地区交流学习,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提升业务水平。微课堂培训交流学。开展39期政务微课堂活动,组织“一件事”牵头部门业务骨干对综合窗口、协同单位工作人员开展微课堂培训,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常见问题、典型案例、最新政策解读等内容进行讲解,通过互动交流、现场答疑等形式,加深窗口工作人员对业务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业务协同能力,学员实操合格率提升至90%。岗位实操培训实战练。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与业务不熟练的工作人员结对,进行一对一实操指导,现场示范与纠错,通过模拟办事场景、案例演练等方式,提升窗口工作人员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确保为群众提供高效、准确的服务。
三、“三宣传”增认知,构建全民知晓新矩阵
线下大厅宣传。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一件事”导办区和综合服务窗口,配备专业工作人员,为企业群众提供线下导引、办理服务。在窗口显著位置放置各类“一件事”办事指南、辅导手册、一次性告知单,方便群众直观了解“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服务内容和办理流程。数字政务门牌宣传。开发“数字政务门牌”这一创新载体,广泛宣传“高效办成一件事”相关政策和服务事项。企业群众只需扫描门牌上的二维码,即可获取详细的办事指南、在线申报入口等信息,实现政务服务信息精准推送和便捷获取。上门入企走访宣传。组织工作人员主动下基层、进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群众的办事需求。针对不同企业的特点和需求,精准宣传“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场景服务,以“聚集高效办事、共筑便捷民生”为主题,在4月份组织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集中宣传月活动,全面宣传“一件事”工作理念、改革举措、办理流程、实际成效,广泛收集企业群众意见建议,切实造浓舆论氛围,进一步提高企业群众的知晓度、参与度。截至目前,累计印制宣传页20000余份,发布宣传信息57篇,在人民广场组织开展了“高效办成一件事”政策咨询日活动。
四、“三督导”抓落实,建立长效管理新机制
市级督导促提升。紧紧围绕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督导调研工作标准,建立“双对标”机制,即纵向对标市定标准,横向对标先进区县,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标对表,了解武陟县在全市范围内的工作水平和差距,学习借鉴其他先进县市区的经验做法,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办件质量和效率。日常督导促服务。武陟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不定期对各“一件事”办理情况进行实地检查,重点检查办事窗口服务态度、办事指南执行情况、系统操作规范性等方面,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对整改不力的单位通报批评。纪检督导强监管。武陟县纪委监委建立“四不两直”督查机制,不定期对各“一件事”牵头单位的工作进展进行跟踪督导,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整改要求和期限。目前,开展专项督查2次,下发专项督查通报2期、监察建议书2份,查处相关领域问题1个,组织处理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