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本地产业:丽水农村电商模式对我市的启示
发布日期:2017-06-24 09:35 信息来源:市政府研究室
分享:

    《决策资讯》第4期(总第151期)    2015年10月30日

     

    当前,全国各地正掀起一场农村电商的发展热潮,已经成为新形势下“互联网+”经济中的热点。对于各地方政府来说,最为关心的还是如何借助电商带动本地产业发展,实现“互联网+本地产业”的协调互动。浙江省丽水市是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较早的地级市,近年来,该市大力推进“电商换市”战略,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根植本地产业,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禀赋,走出了一条以电商带产业、以产业兴农村的发展模式。
如何发展农村电商?

    浙江丽水市地形为“九山半水半分田”,是浙江省西南部的传统农业城市,生态优美、风景秀丽,农产品丰富,但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全省后列。近年来,丽水市决定把农村电商作为引领农业发展的主引擎,借“互联网+”平台,积极开拓农产品、乡村旅游全国市场,建设“全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示范区”和“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2012年起,丽水市在国内率先成立农村电子商务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制定全市农村电商发展蓝图。全市农村电商发展围绕“一套政策”、“两类中心”、“三个体系”、“四项重点”,实现了农村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
    “一套政策”,即始终坚持“商务主导、团委主推、平台支撑、两化融合”工作机制不变,扶持力度不减,近年来先后出台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政策17项,总扶持资金超过5000万元。“两类中心”,即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农村电商服务中心,采用“政府投入、企业运营、公益为主、市场为辅”模式,公共服务中心侧重企业服务,农村电商服务中心侧重扶持青年创业。“三个体系”,即创业培训体系、电子商务应用体系和产业集聚体系,通过这三个体系,丽水市年均培训电子商务人才1万人/次以上,建成11个电子商务集聚创业园区,为2000余家网商提供了集中网销平台。“四项重点”,即抓好示范培育、农村电商、传统企业电商、跨境电商等四项重点工作。
    经过多年培育发展,丽水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成就斐然。截止2014年底,丽水市330家规模以上企业通过电商实现销售额360亿元,全市电商销售额达到76.7亿元,同比增长53.6%;其中,农特产品网上销售16.5亿元,同比增长108.8%。农村电子商务网店数量达到9381家,从业青年24096人,建成1200多个村级电商服务点。
 
    电商如何带动农民致富?
    丽水市电商的发展植根本地产业,瞄准的不是本地消费力市场,而是本地丰富的农产品和旅游资源,不是“买全国”,而是“卖全国”。当地电商企业以销售本地农业产品、推介本地旅游产品为主,今年全市电商外销和采购比例已经达到4.6:1,实现了一家电商带动一个产业、一名创业者带动一个村集体致富。
    一是培育发展本土电商平台企业。丽水市的电商平台不是靠引进,而是靠自主培育。如遂昌县的潘东明创办遂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赶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牵头成立遂昌网店协会,农民负责养殖、种植,产品由当地合作社收购,再由网店协会统一收购、统一仓储、统一配送、统一推广,2014年仅遂昌县通过“赶街网”销售的各类农产品总销售收入就高达3.5亿元;缙云县的户外用品产业“无中生有”,是由吕振鸿创办的北山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带动发展起来的,目前当地村民开设了280多家户外用品网店,形成了加工基地、产品分销两头在外的“自主品牌+生产外包+网上分销”模式,2014年全村户外用品网销金额达到1.2亿元,全体村民人均收入8年增长4.2倍,达到13926元。
    二是打造本地生态农产品品牌。丽水市农产品网络营销坚持走品牌化、专业化道路。一方面,积极打造区域性品牌,该市对农村电子商务区域品牌进行整合、提升,近年来先后培育出“遂昌淘宝县”、“北山淘宝村”等农村电商品牌,云和、缙云、庆元、松阳、龙泉5个县成为全国电商百佳县;另一方面,充分依托丽水市丰富的生态农产品基础,努力培育特色品牌,2012年起,丽水市特色农产品如松香、香菇、木耳、灵芝、松节油、香茶等先后在渤交所、四川天府大宗商品交易所、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截至目前累计成交超过1000亿元。
    三是培育本地网络产品生产集群。丽水市筛选一批集聚性强、产品易于网络销售的特色优势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如木制玩具、竹木制品、青瓷宝剑、鞋、服装等轻工产业。近年来,仅云和县就开设了十几家专供本地中小网商进货的木玩超市,松阳西山村、龙泉南秦村、庆元等地均涌现出一大批轻工产品生产企业集群。今年1到8月,丽水市本地生产的特色产品实现跨境销售800多万美元,其中龙泉刀剑产品、云和木制玩具等销售额达440多万美元。
 
    问题与建议
    近期,我们先后到孟州市、博爱县和市商务局进行了调研,与丽水市相比,我市农村电商还有以下不足:一是本地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少。我市虽然也涌现出了怀山堂、博爱人家等本土电子商务企业,但规模小、数量少,尚不足以支撑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孟州市、博爱县的电子商务主要平台是国内阿里巴巴、一亩田、京东、苏宁等国内知名电商企业,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空间很小,没有政府扶持,很难涌现出像丽水市赶街网、北山狼等全国知名的本土电商企业。二是“最后一公里”物流节点竞争激烈。目前淘宝、京东、苏宁等知名网商均在各村镇集中布点服务中心,我市本地物流企业虽然具备地域优势,却未能充分参与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加之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各电商企业均存在物流成本较高的问题。三是自主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电商企业少。我市农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的网络销售大多依托知名网商代销,无法主导本地品牌的网络营销;而我市主要工业产品多为工业中间品,仍采取传统销售方式,未充分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络销售。四是缺乏电商人才。电商创业的核心是人才,而这恰恰是当前我市电商发展的瓶颈。
    综观全国各地农村电商发展模式,绝大多数是借力国内知名电商企业网络平台,推动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代购、代销,实际发展中多以代购为主,其本质是国内大型电商企业对广大农村消费力市场的扩张和渗透。我市目前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虽然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未脱离“买全国”的范畴,与丽水市还有较大差距。下步工作中,我市应以“电商促产业”为重点,在方便群众“购”的同时,着力解决好“销”的问题。一方面扩大本地特色农业产品、农业旅游资源的外销;另一方面,培育新兴网络商品,如博爱的懒人沙发,目前已带动60多家农户为其加工配套产品,以小商品撬动大市场,从而带动一个产业发展。
    一是大力扶持本地电商网络平台企业发展。从财政资金补贴、税费减免、技术人才引进、创新创业贷款优惠等多方面出台政策,扶持怀山堂、博爱人家等本土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二是大力培育网络产品生产企业。积极扶持中小型网络产品生产企业发展,特别是对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要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扶持措施,在资金、生产用地、税费等方面给予减免。
    三是实施农产品网络品牌化战略。对企业进行网络品牌推广产生的费用进行政府补贴,引导鼓励企业积极进行网络品牌创建活动。
四是扩大建设电商企业集聚平台。不仅要建设电子商务集中办公区,还要根据本地网络产品生产企业规模和数量,适时规划建设集生产、办公、物流、仓储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园区,加快从网络营销平台建设向生产园区扩大。
    五是进一步整合村镇物流体系。参考丽水市赶街网物流节点建设经验,对全市所有村镇一级的物流节点进行统一规划,探索建立县级物流分拨中心,统一服务电商企业“最后一公里”物流,可以采取招标的方式交由企业建设、运营,避免多个大型电商企业的重复布点、恶性竞争。
    六是进一步强化电子商务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依托就业和再就业服务部门,针对待业人员开展网络营销、物流、信息技术等电子商务就业培训课程,培育电子商务产业基础人才;同时积极扶持大学生和待业青年网商创业,要在创业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结合我市电商企业需求,相关部门要制定高端电商人才引进目标,主动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对接,疏通人才引进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