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在温县赵堡镇南平皋村种植大户王学军的麦田里,伴随着“嗡嗡”轰鸣声,一架植保无人机往来穿梭,精准地喷洒出细密均匀的雾化药剂,为麦田编织了一张严密的防护网。
这是当地政府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方式,对小麦赤霉病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这时,分包温县的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监测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李刚带领市级小麦专家指导组,和温县农业农村局小麦专家指导组一起来到地头。
王学军的这块地有100余亩,全是小麦种子田,繁育的品种是“郑麦138”。放眼望去,麦田里绿意葱茏,深绿浅绿交织。
“浇几遍水了?”走进麦田,李刚俯身拨开麦丛,仔细查看麦穗和土壤墒情。
“浇过三遍,感觉今年小麦出穗早,麦秆没往年高,这是咋回事?”王学军疑惑地问。
“今年小麦生育期比常年提前3天左右,主要是小麦越冬前和拔节期平均温度较高,积温高、发育快,加上今年干旱天气影响所导致的。”李刚一边解释一边刨开土层看,“这块地已经抽穗扬花,正是开展‘一喷三防’防控赤霉病的时候,不过沙土地有点缺墒,现在刚打过药,过两天得赶紧浇水。”
“适播期小麦的扬花期在4月28日左右基本结束,地里要是干旱可以先浇一水,五一过后再浇‘灌浆水’。”李刚提醒王学军,“一定要浇好‘灌浆水’,再结合生长中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可延长小麦灌浆期,既增加粒重,又防止倒伏。”
“进入5月要注意防干热风,浇水时不敢太大,小麦容易倒伏。还有抽穗扬花期打完药,5月有必要可以再打一次。”温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牛亚娟在一旁补充道。
看到远处麦田绿色较深,李刚等人又转至另一块田。原来,这块地前茬是地黄,由于腾茬较晚,去年11月底才种上小麦,现在仍在抽穗,还未大面积扬花。
“这块地应该是没赶上冬前积温,越冬苗质较弱,返青后雨水又少、天气干旱,别看种得晚,小麦生育期照样提前。”李刚仔细查看后说。
地有些旱,建议第二天就浇水;小麦扬花前可以打一遍药预防赤霉病,过一星期再开展一遍“一喷三防”;不能忽视小麦后期管理,种子田要做好田间去杂……李刚指着叶子微卷的麦株,现场开出“药方”,王学军一一记在心里。
田间话春管,问诊指导忙。在我市小麦进入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市农业农村局4个专家指导组辗转各县(市、区),会同市、县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分类施策,抗旱浇麦、“一喷三防”双管齐下,全力护航夏粮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