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武德镇:让民意畅通直达 让民主可感可触
发布日期:2023-09-21 17:09 信息来源:温县人民政府
分享:

  今年以来,温县人大常委会深抓、细抓、狠抓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工作,围绕“打造亮点阵地”“树立特色品牌”“讲好人大故事”等方面,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温县实践。武德镇探索推行“1+6+N”模式,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模式,逐步形成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全天候、广覆盖、零距离”新格局,让民意畅通直达,让民主可感可触。

  “二维码”亮身份,“码上办”全天候。武德镇在县智慧人大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了镇级人大代表“码上办”平台,全镇人大代表创建了专属“二维码”,群众只需扫一扫就能线上反映民情民意。通过“线上+线下”这一数字赋能,代表线上给予回应,线下积极排忧解难,拓展了群众表达诉求通道,打破了人大代表们履职的时空限制,为民意反映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全天候途径,群众的“微意见”得以及时处置,群众的参与感、幸福感有了显著提升。

  “坐诊”听民意,“把脉”治“顽疾”。武德镇将人大代表进行详细划分、合理编排,轮流“坐诊”镇联络站,接待来访群众,面对面听取群众心声,零距离沟通交流,实打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针对群众反映的化解难度系数大、涉及面广的问题,按照流程进行登记,邀请有关部门单位“会诊把脉”,认真梳理、分析研判,制定解决方案,合力根治“顽疾”,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人办、事事有人管。

  “乡村夜话”拉家常,零距离解民忧。武德镇人大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利用村民晚饭后聚在一起拉话说事儿的传统习惯,采取“乡村夜话”等多种形式倾听民声诉愿。代表们通过“乡村夜话”近距离宣传政策、收集民意、解疑释惑。“乡村夜话”模式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完善,迄今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00多条,解决问题300多个,形成制度2个。

  “老马评评理”矛盾化解于萌芽。为充分发挥倾听民意、反映诉求、疏导情绪的职能作用,武德镇采取“人大代表+矛调员+综治中心”的模式,成立了“老马评评理”人大工作室,人大代表积极充当矛盾纠纷调解员,依法依规化解群众矛盾纠纷。自“老马评评理”人大工作室成立以来,共接待来访者近1000人,疏导调解、排查化解各类矛盾200余起。

  “1+6+N”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1个乡级联络站,负责全镇民情民意征集;按地域分片区建立西张相、大善台、北保丰等6个村级联络点,负责各片区民情民意征集;建立N个联络室负责周边、阶段性、行业内民情民意征集,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让人大代表倾听民声更直接、了解民意更直观、为民办事更直达。

  “武德镇将继续用好‘1+6+N’模式做好工作,时刻履行职责使命,始终坚持以‘倾听民声、为民解忧’为追求,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当好群众的贴心人;积极建功立业,切实发挥人大的公信力、影响力、协调力,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在武德镇遍地开花。”武德镇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