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温县上下坚持把贯彻市党代会精神与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落实温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工作部署结合起来,立足温县资源禀赋,着力做强特色产业,再造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0月22日,温县县委书记杨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打造“特色农业之乡”。温县将充分发挥乡村振兴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四大怀药”和小麦育种特色产业优势,全力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一是支持农科所、平安种业与中国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沟通合作,强化研发平台建设,打造小麦种源强县,重塑“温麦良种”品牌。二是推动“四大怀药”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加大研发投入、对外合作和深加工力度,打造知名品牌。三是实施“农业+”战略,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重点推进城乡供排水、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工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打造“食品药品之都”。温县将围绕工业强市战略,建立“52100”重点工作项目化推进机制,以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支持大咖国际、天香面业、京华食品等重点企业扩大规模、延伸链条,尽快盘活和加快同仁堂、保和堂项目,到2025年努力实现食品药品产业集群产值突破300亿元,打造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食品药品之都”;扶持哈联科、中轴福漫等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到2025年努力实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00亿元。
加快发展文旅产业,打造“太极文化之城”。温县将以太极拳申遗成功为起点,深入挖掘太极文化资源,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和景城融合目标,从策划、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的高度,实施陈家沟太极文化旅游片区整体提升,加快推进“印象·太极”演艺、河南太极拳学院等重点文旅项目。同时,加快贯辰福田农场、司马小镇、城市夜经济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旅游要素,丰富旅游业态。
加快建设精致城市,打造“生态宜居之地”。温县将有机更新老城区,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实施城区道路贯通提质工程,加快雨水管网建设,实施城市水系提升工程,美化、亮化城市夜景,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北方水城”;有序推进城东新区一期工程建设,统筹推进片区整体开发;优化城市路网结构,重点建设沿黄高速、焦平高速、焦唐高速等路网项目,实施国道、省道和县乡道路干线改造提升工程,构建“对内大循环、对外大联通”的交通格局;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抓手,加强城市治理,提升城市品质、丰富城市内涵。
加快提升治理水平,打造“平安幸福之区”。温县将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扎实推进“守底线、防风险、保稳定、保安全”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隐患整治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按照“五查一反思一总结”要求,固化好经验、好做法,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着力提升应对风险能力。
“未来五年,我们将以项目为抓手,做精农业、做强工业、做优三产、做美城乡,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之乡、食品药品之都、太极文化之城、生态宜居之地、平安幸福之区’,深入践行‘五个带头’,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奋力谱写温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杨磊对未来五年温县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