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件出台背景
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豫政〔2023〕31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气象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并征求了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和市财政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委组织部等41家市直有关单位意见,制定《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焦作市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编制出台的过程,是立足实际谋划到2035年气象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的过程,是科学民主决策、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意见》充分体现了政治性、全局性、战略性和专业性,兼顾了面向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的通俗性要求,为促进焦作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防灾减灾提供气象服务保障。
二、文件主要内容
《意见》明确了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共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3部分内容,明确了18个重点任务:
一是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发挥气象灾害防御及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作用。建立“网格+气象”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细化落实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约束性“五停”防灾避险制度和气象灾害风险转移制度。
二是提升城乡气象灾害风险韧性应对能力。开展新型智慧城市精细气象服务。将气象灾害防御全面融入城市精细化治理。建设城市安全智能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实施 “一核两圈三廊四带”智慧气象工程,提高智慧气象服务水平。
三是增强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定期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防雷安全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健全防雷安全监管经费保障机制。
四是推进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能力建设。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建设焦作市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实施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提升工程。将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村建设行动,构建行政村全覆盖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体系。创建乡村振兴气象保障示范县。
五是推进交通气象保障能力建设。科学规划实施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交通气象监测站网布局。开展分灾种、分路段、分区域的精细化交通气象服务。做好大雾、道路结冰、路面湿滑、桥梁大风、涵洞积水等不利气象条件监测预报预警服务。
六是推进全域旅游气象保障能力建设。依托焦作“一山一拳”品牌效应,推进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等知名旅游景区创建“避暑旅游目的地”。强化气象旅游资源和景观资源开发利用,打造南太行生态试点旅游示范带。
七是推进民生保障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清单制度,各级政府应将公众气象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公众气象服务供给模式,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加强气象服务信息渠道建设,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
八是加强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建立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协作共享机制,开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建设项目、新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等气候可行性论证。推进沿太行山水康养休闲旅游带建设。推动全市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效能全面提升。
九是加快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军地协同、齐抓共管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格局。落实政府属地责任和相关部门职责,完善部门联合监管机制。
十是提升黄(沁)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能力。实施黄河流域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工程。实施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工程,完善流域气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提高流域水文气象、气象灾害联防、气候变化应对等一体化服务能力。
十一是强化气象关键技术应用。加强智能观测和数据融合分析、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灾害性天气预报、智慧气象服务、气候变化应对等气象领域关键技术应用。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气象深度融合应用,开展强对流精细化预警、灾害性天气本地化预报,以及城市重大工程等关键技术研究。
十二是建立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立气象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建设焦作市农业气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沁河流域气象防灾减灾实验室,统筹和优化科技资源,支持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大学、农林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十三是打造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加大各类人才工程项目和人才计划对气象领域的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气象高层次人才落实人才奖励和激励政策。将气象部门领导干部纳入地方干部交流范畴,鼓励地方干部到气象部门交流锻炼。对在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十四是建设高分辨率立体协同精密气象监测系统。统筹建设全市气象观测站网。实施精准化气象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焦作城市智能气象监测系统,完善农业、交通、旅游等专业气象监测网。实施黄河流域生态气象保障能力提升工程,科学加密布设气象监测设施,实现自动气象观测站行政村(社区)全覆盖。
十五是构建智能网格精准的气象预报系统。健全无缝隙、全覆盖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体系和产品体系。开展气象综合实况监测、短时临近、短中期、延伸期等智能网格预报,逐步实现“五个1”的精准预报能力。建立协同、智能、高效的市、县一体化气象业务平台。
十六是发展智慧精细的气象服务系统。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面向全社会的气象服务支撑平台和众创平台。高水平建设焦作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健全重大灾害预警信息“叫应”机制。
十七是提升智慧气象信息支撑水平。构建5G+应用场景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智能化气象监测设备和网络运行监控系统,优化配备核心网络设备。推动气象融入社会整体智慧治理架构,提升高价值气象数据应用服务能力。保障气象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
十八是加快气象台站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百站提质”行动,推进“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全面升级县(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常规气象观测站、农田小气候观测站等站网设施,夯实基层气象台站精密监测、精准预警和精细服务能力。开展智慧气象示范市、县创建。
三、文件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一,文件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保障有力、技术先进、更加开放、人民满意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基本实现,气象强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逐步完善,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到2035年,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达到全省一流水平。气象保障水平省内领先,建成气象强市。
第二,《意见》对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和市直有关单位在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中的责任进行了明确。在每一项重点任务之后,都明确列举了相关责任单位,职责明晰、分工明确、落实到位。
第三,文件制定了五项保障措施。从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协同联动、强化项目引领、强化保障投入、强化法治建设这五方面进行详细规定,为推进焦作市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