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两破两减一优化”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发布日期:2024-07-03 09:40 信息来源:沁阳市发改委
分享:

  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进一步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沁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围绕“减负”和“解难”两个重点,采取“两破两减一优化”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新路子。

  一、破除“进”的门槛。在全省率先下发取消房建、市政和交通、水利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事前备案事项文件,实行招标文件招标人负责制,全面简化项目招标流程。实行“省有备案,业主授权,即可进场”制度,取消原有招标代理机构多重备案和资质、场地、人员要求等自设条件,为招标代理机构进场服务铺设一条“绿色道路”,实现业务受理“零门槛”。

  二、破除“办”的堵点。聚集服务提升,修订完善15项制度,明确“工作纪律六不得、行为规范十不准、工作日常八鼓励、服务用语十三注意、服务忌语十避免”等服务要求,全面规范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服务行为。实行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确保交易项目高效高质运转,实现交易服务“零距离”。通过提升服务,破除堵点,单件事项办结时间相比之前节约1-3个工作日,服务对象满意率提升6个百分点,连年实现涉中心零投诉。

  三、减少“跑”的环节。在全省率先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互联网”方式,推行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全面实现“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实现参与交易各方“零跑腿”,节约了投标单位交易时间成本。同时,推广“一地”转“多地”跨区域联动远程异地评标模式,提升招投标交易效率和质量,强化了公平公正高效的交易生态。

  四、减轻“费”的压力。把降低交易成本做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所有服务项目、举措“零收费”。全面推行电子保函制度,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有效帮助企业释放保证金压力,保证合同履约,防范和应对信用风险威胁,已为企业释放流动资金11511万元。通过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取消纸质投标文件存档和交易中心服务“零收费”等举措,有效降低了招标代理机构和投标人的交易成本,为招标代理机构和投标人节约资金400余万元。

  五、优化“管”的方式。推行廉政谈话制度,录制纪委监委派驻机构负责人廉政谈话提醒视频,对招标人、代理机构进行标前廉政谈话提醒。创新开发“明镜”AI智能审查系统,为招标人提供专业、方便、智能审查工具,减少业主、代理机构等各方额外的工作投入,全面保护了招标人、投标人利益。同时,搭建“五方评检”平台,帮助行政监督部门创新监督形式,提升监督效能。截止目前,智能审查系统新注册用户54个,帮助业主单位审查招标文件46余次,审查出相关问题85余项。“五方评检”抽查工作共开展6次,对18个项目进行检查,查出问题6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