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市疾控中心主任邢德有答记者问
发布日期:2022-12-13 10:15 信息来源:焦作日报
分享:

近日,随着国家出台疫情防控“二十条”和“新十条”措施,老年人疫苗接种日益迫切。如何保护老年人和慢性病群体,也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就此,市疾控中心主任邢德有昨日就如何保护老年人及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防疫措施优化调整后,老年人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何风险?

邢德有: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隐匿性强的特点,人与人之间传播平均仅需3天。从临床表现来看,奥密克戎毒株的感染与其他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相似,以干咳、咽痛等症状为主,临床鉴别诊断难度比较大。

老年人群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重症、死亡的高风险人群。众所周知,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识别和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下降;大多数老年人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基础性疾病;一些老年人存在营养不良、抗生素耐药等问题,这些均增加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

眼下正值寒冬,新冠肺炎合并流感感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并且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60岁以上老年人一旦感染新冠肺炎,在多重疾病的打击下,发生中重症,住院、死亡的风险将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据研究,65岁以上的老年人、75岁以上的老年人、85岁以上的老年人,相较于年轻人来讲,感染新冠肺炎后发生重症的风险分别是5倍、7倍、9倍。8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1剂疫苗都不接种,感染新冠肺炎后死亡风险大概是14.7%;如果接种了1剂疫苗,死亡风险就降到7.16%;如果接种了3剂疫苗,死亡风险能降到1.5%。

记者:有群众关心,家中老人80多岁了,很少出门,有必要打疫苗吗?

邢德有: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提出,加快提升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尚未打疫苗的老年人群往往有3个方面的情况:一是觉得没必要打,现在很多老年人居家生活,基本不出门,已经减少了和外界的接触,认为没必要接种疫苗;二是不敢接种,老年人基础疾病比较多,健康情况也比较复杂,担心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会出现不良反应;三是存在客观上的困难,有些老人因为身体原因或行动不便,存在出行困难等。

针对第一点肯定是个误区,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现代社会发展快速,交通更加便利、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任何地方都无法与病毒隔绝,即使老年人住在偏远农村,也有感染病毒的风险;其次,有大量的感染者表现为无症状。这些无症状感染者不可能每天都会被发现或者被检测出来,如果他们去探望老人或待在老人的身边,如老人的亲人、给老人提供服务的人员,他们就会把病毒带到老人身边,这势必会增加老人感染的风险。所以,一些老年人认为自己不出去就可以不用接种疫苗,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针对不敢接种,中国疾控中心提供的相关数据可以打消这个顾虑。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对超过34亿剂次、超过13亿人的不良反应监测,新冠病毒疫苗的安全性和我们接种其他疫苗的安全性是相当的,而且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还略低于年轻人。

慢性疾病不是接种的禁忌症。从目前国内外疫苗接种的情况来看,慢性疾病并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包括肿瘤、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患者,只要健康状况是稳定的、药物控制是良好的,均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禁忌。许多国家接种疫苗策略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均认为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应优先接种疫苗。不过,对于既往接种疫苗有严重过敏反应或者正在因为一些疾病而处于发烧状态的,以及基础疾病近期有急性加重表现的老年患者,可以暂缓接种疫苗。

针对第三个方面,市疾控中心将进一步优化预防接种服务,通过开设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方便老年人接种。对一些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将安排有丰富诊疗和接种经验的医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接种服务,用优质的、有温度的服务,让老年人放心接种。另外,医务人员在接种过程中会耐心回答老年人的疑问,并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确保接种安全。

记者:老年人应接种哪一种新冠病毒疫苗?

邢德有:可以参照这些组合来接种。《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中列出了详细的疫苗组合推荐。2剂灭活疫苗+1剂灭活疫苗;2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2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2剂灭活疫苗+1剂重组蛋白疫苗;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记者: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邢德有:一是如果最近刚接种过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狂犬疫苗、带状疱疹疫苗或其他疫苗,建议间隔14天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同样的,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间隔14天再接种其他疫苗。

另外,接种前一定要确认基础病控制良好并处于稳定期,如果不能确定自己的病是否处于稳定期可以咨询医生,在药物控制良好、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

记者: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老年人应如何筑牢防疫屏障?

邢德有: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和做好个人防护仍是防控新冠肺炎最主要的措施。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研究制订了《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将加强免疫接种间隔时间从6个月调整为3个月,为的是尽快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加强免疫接种率,增加对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的预防效果。

钟南山曾说过,免疫力是抗击病毒最好的医生,真正能把这个病毒清出去的,也是人体的自身免疫力。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机能,要做到以下4点:一要合理饮食,均衡营养;二要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三要适度运动;四要服用营养补充品,补充身体所需营养。

另外,老年人应尽量减少外出,远离有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症状的人员。必须外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外出途中,在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触碰眼、口、鼻,回家后要立刻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