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徐州、扬州等地治水兴水的先进经验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市水利部门在“比学赶超”中,按照国家水利部和省、市统一部署,以“四水同治”为抓手,大手笔谋划,大规模实施,大资金投入,在全市掀起了治水兴水的建设高潮,把“学徐州扬州、促转型发展”活动推向深入、落到实处。
“徐州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生态蝶变的经验;扬州‘治城先治水’的经验;许昌建设‘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经验等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市水利局局长付希强说,我们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四水同治”为契机,在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上,对标先进重实干,治水兴水助发展,高点定位,科学规划打造“河湖畅通、生态健康、宜居宜游、人水和谐”的美丽焦作,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作出更大贡献。
付希强说,市委3年4次组织外出学习,这是从实施“四大战略”、建设“四个焦作”和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奋力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意义重大而深远。
付希强说,学习先进,重在行动。徐州、扬州、许昌等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正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和“四水同治”为抓手,以“河湖畅通、生态健康、宜居宜游、人水和谐”为目标,以“节约用水、循环水系、河湖连通、多源共济”为路径,以留住“过境水”、蓄住“天上水”、用活“再生水”为手段,在怀川大地掀起了引水入城、聚水润城、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治水兴水高潮。如今,一个“河湖库池织水网,水系连通绕怀川,多元联调水丰沛,生态宜居靓中原”的大美水城展现在人们眼前。我市全区域覆盖、全流程治理、全社会参与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的经验也在全省、全国推广。
付希强说,水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起步,没有止步。如今,为贯彻落实国家水利部提出的“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治水新思路和省委、省政府“四水同治”工作新部署,我市紧紧抓住新时期治水兴水战略新机遇,开启了“四水同治”新征程。全市共谋划了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除涝、水系连通、水污染防治等八大类64个项目。今年,我市将持续推进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大沙河城区段生态治理、新河生态治理、南水北调城区段左岸防洪影响处理、焦作城区河道生态修复等“十大工程”建设。其中,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工程、大沙河城区段生态治理工程、新河生态治理工程、南水北调城区段左岸防洪影响处理工程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大沙河生态治理取得重大突破,从一条臭水河变成了生态沙河、开放沙河、文化沙河、活力沙河。
付希强说,下一步,我们将以“四水同治”为契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加快推进重点水利项目的谋划和实施工作,推动我市水利建设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