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在电台就当前手足口病防控进行交流。
主持人:李主任,前两年我国手足口病曾出现大范围流行,今年又成为公众关注的一个焦点,请你再介绍一下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李炳山: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手足口病在2008年才纳入法定报告传染病管理,在此之前并没有引起卫生部门和公众的特别重视。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绝大多数患者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主持人:不久前媒体通报说我国手足口病正处于流行期,你能不能介绍一下我省,特别是我市的手足口病疫情形势
李炳山:根据省卫生厅通报,总体看来,目前我省疫情比较平稳,特点之一是发病较早,今年全省手足口病疫情上升期早于去年,但发病高峰晚于去年。疫情高度散发,局部呈现高发。河南省重症病例位居全国第一,但死亡数较少,说明我省在病例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方面做的很到位。前一阶段平顶山、许昌、周口、驻马店等地报告病例较多,5月份以来,开始向豫北转移,濮阳、安阳及我市报告病例明显增多。全省疫情仍处在高位波动状态。
3月份以前,我市发病呈低水平散发,报告病例较少,但是进入4月份以后,我市手足口病疫情呈现快速上升势头,重症病例也较去年明显增多,病例遍布全市各地,目前发病水平已经超过去年同期,病例呈现散发状态,个别托幼机构有病例聚集现象,卫生和教育部门已经按相关预案和方案采取了防控措施。目前,就各县市区来说,疫情整体趋于平缓,但发病水平仍较高,其中温县、博爱县、沁阳市报告病例较多、市区的山阳区和解放区病例也较多。根据手足口病发病规律,一般5至7月份为高发期,预计近期疫情可能还会在高位水平波动。另外,今年由于我市手足口病病原转变为以EV71为主,所以防治任务比较重,但是,手足口病仍在我们掌控之中,我们对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已经做了充分准备,我们会继续做好防控工作,努力降低发病人数,减少重症病例的发生,保护广大婴幼儿的身体健康。
主持人:李主任,请你介绍一下我市的手足口病防控情况
李炳山:我市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针对今年以来的手足口病疫情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卫生部门未雨绸缪,迅速行动,积极应对,科学有序、有效地开展手足口病防控救治工作,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正常秩序。市卫生局及早安排部署,制定防控策略,加强防控和医疗救治技术培训力度,督促指导各地各单位落实防控工作。首先是加强疫情监测和分析,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实时掌握疫情;其次,加强5岁以下儿童、托幼机构、城乡结合部、农村等重点人群、重点部位、重点地区的疫情监测,市县两级疾病控制机构派出专家组,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指导,严防疫情聚集性爆发、区域性蔓延;坚持每日、每周疫情分析制度,开展病原学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适时调整防控重心;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大力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5月9日至15日,我市还组织开展了手足口病防控集中消毒及宣传教育活动,收到了较好效果。同时,加大完善救治体系,实行医院“一把手”负责制和接诊医生首诊负责制、对重症病例集中收治,指定市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为市级重症病例定点救治医院,做好较为充分的小儿呼吸机和心电监护仪以及专用药品。为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救治,我市对困难患儿实行先救治再缴费,提高了新农合报销比例,将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并将三种手足口病重症救治必需药品纳入到了新农合报销范围内,对然困难的患儿家庭,由民政部门给以医疗救助。我市还率先在全省大力实施中药预防手足口病。市政府组织了11个督导组,对全市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督导检查工作。
主持人:李主任,请你介绍一下市疾控中心在手足口病防控中所做的主要工作
李炳山:市疾控中心作为全市传染病预防控制的专业技术部门,是手足口病防控的主力军,我中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认真履行疫情监测、疫情调查处置、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导培训、健康教育宣传和咨询等职责,为手足口病防控做出了我们应尽的贡献。
市疾控中心和各县市区疾控中心都把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确立了“早期、主动”的预防控制工作原则,进一步加强疫情报告、监测和管理,全面做好疫情分析、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处置、实验室检测、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等各项工作,真正实现关口前移和重心下沉。春节前,市疾控中心就召开了专题手足口病防控培训会议,安排部署防控工作,市、县级疾控机构一是进一步完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疫情报告与分析、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健康教育和后勤保障等组织,明确其工作任务、时间要求和工作质量。二是深入学习、掌握和贯彻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技术规范,科学指导辖区各项预防控制工作。三是加强疫情监测和预测,开展每日、每周疫情分析,定期分析疫情数据,及时准确研判疫情动态,为完善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四是做好病原检测工作,为科学防治提供有力支持,今年我们就是通过监测,得到了今年手足口病病原型别将要转变的信息,对今年的疫情进行了预测,及时向政府部门提出了防控建议,当好参谋。五是做到人、财、物等资源向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倾斜,保证各项工作需要和正常开展。
主持人:手足口病传染性这么强,国家能否像重视甲流疫情那样,快速研发能应用于临床的手足口病疫苗,防止孩子患上手足口病?
李炳山:大家对去年国家全力防控甲型H1N1流感,特别在全球率先研发出甲流疫苗并大面积接种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针对手足口病疫情,国家已经将手足口病疫苗研发提上日程,正在组织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科研攻关,并且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不是单一病毒,而是一组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A组,B组及EV17等二十几个型别的肠道病毒,如果被某种分型的病毒感染后,体内只对这种型别的病毒产生免疫力,而不可能对其他型别病毒也产生免疫力,而且病毒也存在变异可能,这一点和甲流感不一样,也是研发手足口病疫苗的难点,所以从目前看,疫苗从研制到应用于临床,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在暂时没有疫苗的情况下,做好自身防护尤其关键。手足口病可防可治,注意日常个人防护,即可预防感染病毒。
主持人:婴幼儿容易发生手足口病的原因是不是与免疫力有关,请你详细介绍一下我市的病例情况?
李炳山:不错,手足口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是疾病感染的高发人群。原因是,孩子的免疫力较成年人要低,特别是2岁以下宝宝的免疫力尚不足成人的一半,因为一旦过了6个月,婴儿体内的母体免疫球蛋白彻底耗尽,而宝宝的自身免疫系统还不完善,主动免疫能力差,很容易受到各种病毒的侵袭;而且因是初次感染,体内没有抗体;再则,5 岁以下的孩子顽皮,喜欢在地上摸爬滚打,卫生习惯尚没养成,饭前便后不洗手等。而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了相应抗体。
根据统计,目前,我市手足口病病例5岁以下儿童为占90%以上,3岁以下超过50%。散居儿童发病超过60%,托幼儿童占35%左右,小学生仅占很小比例。
我市的手足口病大多数为轻型病例,重症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左右。
另外,根据我们市疾控中心检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80%以上为EV71肠道病毒,其它肠病毒例占不足20%。
主持人:儿童聚集的场所容易发生手足口病,请你介绍一下幼儿园和小学如何防控手中足口病?
李炳山: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由于人员集中,并且都是易感人群,因此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场所,托幼机构及小学的手足口病防控实行属地管理,部门负责的原则,教育部门直接负责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卫生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和疫情调查处置。托幼机构及小学要建立完善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制定相应预案,落实卫生消毒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在教育和卫生部门监督指导下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落实晨检、疫情报告和缺课登记报告等制度。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2)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
(3)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
(4)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5)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6)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问题 1 我们家里小孩1岁半了,得了手足口病,医生说是轻型,正在家隔离治疗,请问要特别注意些什么?
答:在家隔离治疗期间,要在村医或社区医生的指导下,做好患儿居家隔离治疗和观察工作,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一是加强看护,做好口腔卫生,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为宜;二是加强患儿物品、家庭环境清洁消毒工作;三是不要带孩子去幼儿园和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而重复感染,以及传染别的儿童而危害别人。
居家治疗观察,最重要的是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呕吐、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病情加重情况,应立即再送孩子到医院就诊治疗。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安排你家孩子到市级医院诊治。
居家隔离,要切实做到自家患儿发病7天内不与其他健康儿童接触,以免把手足口病传染给别人。这一点非常重要,既可以避免自家儿童重复感染而加重病情,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的负责和对社会的负责。
问题2 我的小孩刚2岁,在家里我应该怎么预防呢?
答: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预防孩子感染手足口病,家长是最关键的,大人不管是坐公车,还是数钱买东西,都会频繁接触到散布于环境中的病毒,带回家中,抱孩子,亲孩子,就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孩子。所以,家长们在回家后,应先把外出时穿的外套换下来,彻底清洗双手和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