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0日-市园林局访谈实录
发布日期:2011-12-02 00:00 信息来源:数据采集
分享:

  主持人:一提到园林局,大家的印象无非是城市花草树木的绿化。至于园林部门还有哪些职能,大家也许就语焉不详了。借今天上线的机会,您能不能给听众朋友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苗茂林:焦作市园林局是我市城市绿化的主管部门,办公地址位于卫校西街北段。肩负着编制和实施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和养护公共绿地、组织开展社区绿化、对改变绿地性质的建设用地进行审批、对城市树木移伐申请进行审批、全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等绿化建设管理职责。我局下辖绿化队、人民公园、月季公园、雕塑公园、盆景园、园林养护所、园林绿化基地等7个科级事业单位,有干部职工530名。管护的绿地包括四个部分:一是道路绿地,主要是全市20多条主干道绿化;二是公园游园,如龙源湖公园、缝山公园、五孔桥游园等;三是广场绿地,如人民广场、火车站广场等;四是防护绿地。今后我们要围绕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努力为市民创造一个宜居环境。
  主持人: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知道,整个城市的绿地规划归你们管。我们都知道好的规划才有好的建设。而今年又适逢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那么,我们园林上有没有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将会有哪些大的动作?通过这五年的努力,我市的园林绿化面貌将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苗茂林:园林局2005年就请上海交大制订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开始实施,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了缝山公园和龙源湖公园,园林局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龙源湖公园、夸父追日雕塑、人民路被列为全省“十一五”重要建设成就,分别被评为省十佳公园、十佳雕塑和十佳道路。
  十二五期间,我局将围绕“对接中原经济区建设,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命题,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建设大园林、大绿地、大公园,给广大市民带来更多的绿色休闲空间。具体筹划了五项工作:一是建设北部沿山绿色屏障。依托太行山在影视大道以北,建设东西12公里长、面积9000亩的焦作北部绿色屏障;二是在城区东部,依托山阳城遗址,规划建设一个面积3200亩的山阳城遗址公园,缓解市中心公园分布不均状况;三是按照我市新区规划,建设碧莲湖公园、紫薇湖公园、雁汀湖公园等;按照生态防护要求,在工业集聚区建设宽度不低于300米的环区生态防护林;四是结合龙源路、映湖路向西延伸,在市委党校南侧区域,依托市苗圃建设一个新公园。五是建设城市绿道,做到出门见绿、500米见园,组织全市沿街单位拆墙透绿,把后花园变成前花园;对道路两侧所有空地逐段排查,进行绿线控制,见缝插绿;开展拆旧建绿,在体育馆北侧建设体育公园。通过实施以上五项工程,使我市有山有水、山清水秀的山水园林城市景观特色更加鲜明,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也使我市绿地分布的更均匀,更加方便市民的休闲活动。
  主持人:大家也许不会忘记前些年的义务植树活动。每到植树季节,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和部门纷纷出动,带上干粮和工具,浩浩荡荡开往各自分配的植树地点挖坑栽树!然而,待到来年,还是这样隆重,还是在原来的地点,甚至还在原来的树坑又栽上了新的苗木。于是就出现了“年年栽树不见树,今年还栽去年坑”的怪现象。可近几年来,我市的植树活动的动静好像没有以前那么大了,可绿化的面积却在不断扩张,满眼的绿色着实让人心旷神怡。那么,这前后的变化为什么会这么大?
  苗茂林:过去我市有一个好的传统,就是每年春节后一上班,就召开全市绿化动员大会,全市各单位都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共建绿色家园,建成了一批批义务植树工程。现在的感觉小了,主要是因为随着全民义务植树持续进行多年,我市城区内适宜大面积绿化的荒地日益减少。适应这种形势,今年市委、市政府统筹考虑,把林业上的山区义务植树和园林上的城市义务植树合在一起,一起来规划、实施。从2008年起,我局开展了绿地认建认养活动。目前,已制订了一套规范的栽植纪念树纪念林办法,在龙源湖公园、缝山公园、生态植物园建立了纪念树纪念林栽植基地。去年,我局与焦作日报社联合举办了“护绿使者”启动仪式,今年又举办了“护绿在行动,共植纪念林”活动,全市各界朋友踊跃参与,反响热烈,今年植树节在生态植物园掀起了栽植纪念林、纪念树活动高潮,有1500余人参加。想植树的市民可以参加纪念树、纪念林栽植活动,这个活动还不受时间限制,可随时与龙源湖公园、缝山公园、生态植物园等联系。我们热忱欢迎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参与城市绿化,同时对市民朋友多年来给予园林绿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刚才你谈到栽植纪念树纪念林,龙源湖公园就是一个纪念树栽植基地?请问公园内适宜栽植纪念树纪念林的地方还多吗?
  苗茂林:龙源湖公园内还有200亩的空间,缝山公园已基本趋于饱和,潜力最大的是生态植物园。今后我们还要规划建设一大批公园,都是很好的栽植纪念树的地点。
  市民热线:解放区王储办事处新店村马先生反映,家里有一棵100多年的大榆树,需要保护,前几年向园林局反映过,园林局说属地管理,让向解放区城建局反映;向解放区城建局一位姓卢的同志递交了保护申请,就没有回音了。
  苗茂林:古树名木保护是园林局的一个重要职能。古树名木,园林局主要是行业指导,具体是分区管理,你的问题应该由解放区负责。当然,我们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也要进行管理,下线之后,我们要对解放区进行督促,现场进行指导,与你联系,落实这项工作。
  市民热线:解放区下白作村刘先生,陶瓷路中段,有一些古槐树,树龄500多年,前几年,园林局进行了登记、评定、保护,设置有栏杆、支撑杆,做的很好。其中最大的一棵古槐树有些枯死,有的枝干干枯了,有的枝干又萌生了许多新芽,能不能再加大保护力度,再请专家看一看,像栽一些大树一样,挂上输液瓶,帮助其复壮?
  苗茂林:可以。古树的干枯、萌芽,是其内部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下一步我局派专人去现场看,给予苗木复壮的指导意见。
  主持人:咱们再来说一件事情。网友“别不把村长当干部” 在《山阳论坛》发帖子说:太行路和普济路两侧的树不知是树种问题还是管理不善,虫害严重,今年尤为严重,满树都是俗称“花姑娘”的昆虫,抬眼看,树枝上一堆 堆的。虫体的分泌物洒得满地都是,树下湿辘辘、粘巴巴。走到底下衣服被污、鞋得粘掉,严重影响环境。这位网友的描述还真不为过,而且这种现象每年都有。那么,你们园林部门对这些虫害进行过治理吗?如果进行过治理,为什么没有看到效果?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进行防治?
  苗茂林:近些年苗木病虫害发病多、蔓延广、危害大,给市民出行、游园造成了一些不便,也影响园林树木的正常生长。一个原因是大的生态环境恶化,农业上连年进行药物防治,病虫害抗药性增强,正常剂量的药物很难将病虫害杀死;二是园林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必须考虑到市民的安全,无法像农业、林业一样,采取飞机喷药、喷药车喷药,进行大面积防治;三是近些年城市园林绿化用苗量很大,在引进外地苗木的同时,把一些病虫害也引进了焦作。四是绿化种植结构不合理,有些地段树种单一,一旦发生病虫害,容易蔓延。
  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步我局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购进高空喷药车,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率;二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立足于“治未病”,早预防、早发现、早防治,把病虫害控制在萌芽阶段;三是发展生物防治,引进、繁育益虫、益鸟,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生物防治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具有长效、生态、环保、安全的特点。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您从人民公园的南门进入公园,路两边层层叠叠的塔松和五颜六色的花草真是令人心情舒畅。然而,再往前走上100多米,一股异味扑面而来,令人作呕。抬眼向路西侧看去,一所公厕横在路边,与周边的美景极不协调,大煞风景!我们就想问,当初为什么要把公厕的位置选在这里?当时考没考虑与周边景致的协调问题?怎样才能让公共设施巧妙地融入公园美景之中?
  苗茂林:这个公厕问题,我也实地去看过多次,我们也接到了市民的反映。这个公厕原来建在路东,离居民楼较近,群众意见较大,后来迁建到了路西。这个公厕的问题,不是与园林景观协调不协调的问题,关键是管理问题,主要是排便管道不畅、卫生差问题。针对厕所的卫生问题,我们已督促人民公园做好公厕的日常保洁工作,同时制定了改造计划,明年把其改造为水冲式,努力使卫生脏、异味大的问题得到很好解决。
  时间到
  另有山阳区一名姓李的市民在节目期间打来电话(未接入直播间),询问缝山公园南边路西的绿化有没有规划?
  园林局回复:有规划。缝山公园南侧路西林地是义务植树栽植的树木,将改建为公园,完善园路、广场、景观灯、景观亭、座凳、公厕等配套设施。目前,我局已经和规划局、国土局、土地所有者闫河村多次结合并现场勘察,确定了公园四临边界,完成了立项、可行性研究编制、勘测、工程景观设计、财政评审等工作,正在进行项目建设招标,预计年底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