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3日-市农开办访谈实录
发布日期:2007-08-14 00:00 信息来源:数据采集
分享:

一、焦作市农开办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审核报批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科技扶贫、搬迁并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计划;监督、检查项目的执行情况,组织到期项目的验收。负责组织两大开发系统干部培训等工作。


二、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农业综合开发,就是通过各级配套投入,采取农业、水利、林业、农机、科技等综合措施,对项目区土地进行水、土、田、林、路等综合治理,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有几种类型?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分三大类:一是土地治理项目。二是产业化经营项目。三是科技项目。


四、我市农业综合开发的区域范围是什么?
    国家批准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区域范围包括博爱县、修武县、武陟县、温县、沁阳市、孟州市6个县市。
    开发县范围内的乡镇、村可申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可申报产业化项目。


五、土地治理项目如何申报?
土地治理项目申报程序:先由村向乡镇提出申请,再由乡镇政府向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申请,经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组织专家论证可行后,上报焦作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再次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项目可行的上报省农开办,并报国家备案,然后逐级对项目进行批复。


六、土地治理项目的投资方针是什么?资金是如何构成的?投资标准是多少?开发规模有多大?
    1、投资方针是“国家引导,配套投人、民办公助、滚动开发”。资金安排体现出:“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投入,不留缺口; 奖优罚劣,激励竞争”的原则。
    2、资金构成,分为三部分:一是中央财政资金;二是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含省、市、县三级);三是群众自筹资金(群众自筹可以用投劳折资和实物抵顶)。
    3、投资标准,2007年土地治理项目执行的投资标准是平原区520元/亩,丘陵山区680元/亩。
    4、开发规模:是平原区单个项目不得低于1万亩,丘陵山区不低于0.5万亩。


七、产业化经营项目分几类?投资规模是多少?
产业化经营项目按资金性质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有无偿产业化经营项目;一类是贷款贴息项目;一类是参股经营项目。有无偿经营项目又分一般项目和重点项目两种。一般项目原则上中央财政投资控制在300万元以下,重点项目原则上中央财政投资控制在500万元以上;贷款贴息项目只对企业固定资产贷款部分进行贴息,并且贷款额要达到1000万元以上;参股经营项目只对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投入,参股额一般在1000万元以上。


八、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如何管理的?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从立项、评估、计划的上报、审批、项目实施和竣工验收各个环节都建立了科学的管理制度。
    主要管理措施有以下几项:
    一是实行项目公示制,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进行三次公示,第一,项目实施前公示:就是将每个村所建工程的名称、数量、地点、投资规模、资金构成、群众集资投劳数量等在项目乡村张榜公示;第二,项目实施中公示:就是指在项目建设中期,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质量标准向群众张榜公示,让群众及时了解工程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第三,项目竣工公示:就是指项目完成后,要对所干工程进行公示,让群众明白农业综合开发都干了些啥,化了多少钱,让群众公开监督。
    二是实行工程招投标制,农业综合开发的所有工程和大宗物资都要进行公开招投标,选择那些有资质、有业绩的建设单位进行施工。这项工作由县级政府组织实施。
    三是实行项目工程监理制,为保证工程质量,由市农开办、财政局里统一组织,通过中介机构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监理公司,由监理公司派有对原材料和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理;同时由于所建工程将来的使用者是我们项目区广大农民,对工程队承建的工程质量,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求在项目建设中,每个村都要成立项目工程质量监督组,监督组成员不能少于3人,村里要选派责任心强、在群众中威信高的人担当此任。
    第四项目资金使用办法,国家规定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顺序是:先用群众自筹资金,再用地方配套,最后使用中央财政资金。各级财政资金严格实行县级报帐制,也就是先由工程队垫资建设工程,待工程验收合格后,拿发票到县财政局直接报帐。各级财政资金不能拨到县级以下单位。
    自筹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国家也有管理办法。每个项目乡镇财政所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群众自筹资金专帐,由专人管理,每村一个专户。群众自筹资金要分户登记造册,要有户主签名。自筹资金由乡镇财政所统一按工程进度支付。
    第五是项目竣工验收,项目建成后,首先由县里组织专家,按照项目的规划设计进行自验,合格后报请市里复验,然后再申请省里验收,国家每三年对各省的项目抽查验收一次,保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切实用到老百姓身上。
    第六是工程管护制度,工程建成后,各项目乡村和企业要及时把各项工程管护起来,保证各项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九、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扶贫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实际,为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的重大战略措施,是通过中央、省、市、县的财政投入,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改变贫困乡村的贫穷落后面貌,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十、我市扶贫开发的对象和范围是什么?
    对象:全市农村年农民人均收入883元以下的2.9万未解决温饱问题的绝对贫困人口和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83-924元之间的7.3935万相对贫困人口。
    范围:修武县西村乡、岸上乡、博爱县寨豁乡、沁阳市常平乡、孟州市槐树乡、中站区龙翔街道办事处、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办事处等7个重点贫困乡(办事处)、176个重点贫困村是扶贫开发的重点范围。同时兼顾重点乡、村之外插花分布的贫困户。涉及修武县、博爱县、沁阳市、孟州市、温县、武陟县、中站区、马村区8个县市区。


十一、扶贫开发项目有几种类型?主要建设内容是什么?
扶贫开发项目分为四大类:一是财政扶贫整村推进项目。主要是贫困村的基础设施项目。具体指“五通两建一增”(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建学校、建卫生室;采取各种措施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工程。二是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项目。是对贫困乡村中初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青壮年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掌握一技之长,进而转移到二、三产业,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摆脱贫困。需要参加培训的贫困村的青壮年,由贫困村统一组织,到县扶贫办报名,统一安排到培训基地参加培训。经培训合格,由培训基地输送到企业务工。三是科技扶贫项目。是依靠财政扶贫资金,扶持发展户上项目,因地制宜,在贫困乡村发展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科技项目,通过技术依托单位的指导,提高贫困群众的科技水平,有效增加群众收入。通过滚动发展,培育发展产业。四是移民搬迁项目。对深山区居住分散、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自然村实施搬迁并村,以降低扶贫成本、提高扶贫资金效益,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按照群众自愿、成熟一个、搬迁一个的原则,市级搬迁项目主要是针对50人以下的贫困自然村,搬迁到本行政村或本行政村内交通等设施较好的地方;省级搬迁项目不限制自然村人数。


十二、扶贫开发投资原则是什么?资金是如何构成的?
    1、扶贫开发总的投资原则是以规划为依据、以项目为载体、统筹安排,集中资金投入到重点贫困村。
    2、资金来源,目前分为四大块:一是中省财政扶贫资金;二是市县财政扶贫资金;三是群众自筹资金;四是社会资金(包括专业组部门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各类资金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分别投入、分口实施、各记其功”的原则筹措使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资金由中央、省、市逐级下拨,最后到县财政,由县财政按报帐制直接支付到工程上。


十三、扶贫项目是如何申报的?
财政扶贫项目申报程序:市下达省市财政扶贫资金分配规模,县市区根据资金额度和扶贫项目投资指南,组织贫困乡村参加整村推进村和项目的竞争,通过演讲答辩、专家评估、现场考察等来竞争确定当年的整村推进村和项目。竞争结果上报市办后,市扶贫与财政联合再次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项目可行的上报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备案,然后逐级批复项目、下达资金。已批复的项目即可组织实施,并且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十四、申报搬迁并村项目需提供那些材料?
凡申报项目的县市区,须提供搬迁户同意搬迁的证明、村民代表大会表决意见、新村规划图、可行性报告、村两委、乡政府和县政府文件等材料,经市扶贫办考察论证、党组研究后,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审核批准。省级项目还需报省扶贫办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