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45号 提案的办理答复
发布日期:2023-01-06 18:11 信息来源:焦作市人民政府督查室
分享:

尊敬的白锦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推动我市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农业品牌建设有关政策

农业农村局职责是承担农业品牌建设有关工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农业品牌建设,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的有关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品牌申报工作。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农业品牌建设主要有三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三类。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指在一个具有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的区域内,由相关组织所有,由若干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的农产品品牌。该类品牌由“产地名+产品名”构成,原则上产地应为县级或地市级,并有明确生产区域范围。作为农产品品牌的一种重要类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指的是特定区域内相关机构、企业、农户等所共有的,在生产地域范围、品种品质管理、品牌使用许可、品牌营销与传播等方面具有共同诉求与行动,以联合提供区域内外消费者的评价,使区域产品与区域形象共同发展的农产品品牌。

企业品牌是指以企业名称为品牌名称的品牌。企业品牌传达的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念及对消费者的态度等,能有效突破地域之间的壁垒,进行跨地区的经营活动。企业品牌的内涵至少应包含商品品牌和服务品牌,并在两者基础上衍生出企业品牌。

产品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是企业及企业所属产品的核心价值体现。产品品牌是对产品而言,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产品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设计等方面的组合体;二是代表有关产品的一系列附加值,包含功能和心理两方面的利益点,如:产品所能代表的效用、功能、品味、形式、价格、便利、服务等。

农业品牌的采取自愿申报的原则。

农业品牌的申报条件要求:

(1)区域公用品牌:行业协会、县级政府或承担区域公用品牌有关职能的事业单位。

(2)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具有注册商标的生产企业均可以申报。

(3)申报上述三种品牌的质量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可以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品一征求标”认证产品、通过ISO系列认证企业、HACCP认证企业。

(4)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不得出现质量安全事故,一旦出现质量安全事故,不得申报。

二、目前我市农业品牌工作开展情况

由于农业品牌申报每年省厅对申报数量有一定限制。为了尽量争取多申报,尽可能更多地把我市农业品牌推向全国,农业农村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打牢基础,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是农业品牌建设的基础,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一是加大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以高质量供给筑牢品牌根基。结合我市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建设,打造精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快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推行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和标准化生产,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和知名特色农产品品牌。

(二)搞好培训,转变生产企业观念。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系统性的引入农产品品牌打造、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课程,拓宽农民视野,转变企业观念,提升品牌意识,提升生产者和企业对品牌建设的认识,把种什么卖什么转变成市场需要什么生产什么,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种植,根据消费水平的提升加强质量管控,摒除“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主动出击,宣传品牌,积极申报品牌。

(三)积极培育,壮大农业企业品牌主体。为进一步培育壮大农业品牌主体,形成品牌的规模效益,近年来,我们采取政策引导、项目带动、环境优化等措施,在产业集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乡镇创建等项目方面进一步向具有发展前景,规模效益较好,管理规范的企业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产品和服务品牌,强化品牌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推动技术创新应用,促进技术迭代和质量升级。引导品牌主体以消费者为中心,筑牢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做强创新链,提升产品价值和服务效益。指导品牌主体提升品牌规划、运营服务、营销推广、监管保护等能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效应的品牌。

(四)创新模式,提升品牌推介能力。一是创新营销场景,鼓励设立品牌消费体验馆、新品发布中心、创意设计坊、电商直播基地、产地品牌创新工场等,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营销场景,多渠道开拓品牌打造和推广模式。二是加强数字化营销,引导企业用好网络购物节、平台促销活动、云展会等营销形式,实现消费者触达和销量双提升。引导品牌主体统筹布局线上线下渠道,根据产品品质和价格分等分级,有针对性地与供应链平台、新零售平台、电商平台、大型农批市场等开展合作,推动品牌农产品从“跑量销售”到“优质优价”。三是积极支持和组织品牌主体参加国内知名展会,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品牌展示推介活动。依托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组织精品品牌发布和推广活动。鼓励依托采摘节、文化节等农业节庆活动推介农业品牌。

截至目前,我市共申报成功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27个,其中:区域公用品牌3个,分别是温县铁棍山药、武陟大米、博爱清化姜;企业品牌7个,分别是:“怀山堂”怀山药粉、“马红峰牌”铁棍山药、“核为贵”核桃、“云台冰菊”饮品、“麦香”雪花粉、“思圆、斯美特”面粉、“怀府秦氏”铁棍山药;农产品品牌17个,分别是:“菡香”大米、“孔融乐”梨、“亨泰丰源”铁棍山药、“华啸共利”葡萄、“鑫合农庄”铁棍山药、“博爱源”铁棍山药、“龙凤田园”怀山药、“豫博天赐”辣椒、“旺山红”樱桃、“益生六福元”鲜鸡蛋、“核丰源”清香核桃、“怀庆”仙桃、“米奇”苹果醋饮料、“韭瑞”韭菜、“同泽”铁棍山药、“豫培红”沙红桃、“仙鸿”中华寿桃。

2022年,根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修订《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目录》的通知要求,今年省厅分配我市的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录数量共8个,其中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各1个,农产品品牌6个,我市共申报区域公用品牌1个,企业品牌4个,农产品品牌9个,共计14个。目前已报省厅待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组织,建立农产品品牌打造的长效机制。二是做好规划,针对我市农产品品牌小、散、多的现状,有针对性的搞好分步培育,努力将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品牌纳入今后的培育计划,逐步建立我市农产品品牌培育体系。三是整合资源,针对同类品牌通过协会或企业联合,建立同类品牌的企业联盟,通过聚合效应,壮大品牌影响力。

(二)搞好品牌培训。一是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业务,将品牌打造有关内容纳入培训课程,通过培训,培养一批懂品牌,重视品牌的企业新秀。二是有计划的聘请品牌培训专家,对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人开展专业培训,提升企业对品牌的认知。三是邀请专业品牌策划机构,对发展前景好,影响力大的企业品牌进行包装策划,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三)重视品牌推广。一是利用各种新媒体进行品牌宣传。二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国内大型展会,推广品牌。三是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搞好品牌申报与推荐。

(四)注重品牌保护。一是企业层面要充分利用法律法规等武器,保护好自己的品牌。二是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严格执法,规范市场,为企业保驾护航。三是广泛宣传我市的知名农产品品牌,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通过市场行为,实现品牌建设的良性发展。

关于您提出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我市乡村振兴的问题,农业农村局一直以来都在努力挖掘我市特色农产品品牌的产业化发展潜力,为培育壮大我市特色农产品品牌,市政府2020年成功申报了焦作市怀药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借助优势区的命名,努力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在四大怀药全产业链方面下功夫,全力打造焦作市这一品牌,为实现乡村振兴发挥特色农产品品牌的作用。对于您提出的菡香大米、云台冰菊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问题,其中菡香大米和云台冰菊一直是我们重点支持的对象之一。博爱竹产品目前由于没有形成规模化企业,小散乱的问题是制约打造品牌的主要问题,今后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尽快研究解决办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力争早日把博爱竹产业做大做强。混浆凉粉属于小吃类产业,归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我们会积极将您的建议向市场监管部门反馈,相信经过相关部门的努力,定能将我市小吃品牌打造出去。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与关心,我们将结合您的意见建议,认真进行研究,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力争早日将我市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好,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品牌,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动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