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改革创新

解放区:打出执行“组合拳” 全力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12来源:解放区营商中心

分享:

解放区聚焦民营企业执行需求,创新打出“组合拳”,有效破解执行难题,为优化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司法保障。

一是施行“双中心+多方联动”执行机制,跑出效率提升“加速度”。以执行服务中心、指挥中心为核心,推行承办人负责制下的多团队分段集约执行,集中办理财产查控、文书制作、案款管理等事务性工作,实现案件繁简分流,快速执结。深化执行流程系统应用,与税务、工商、不动产等多部门建立信息共享与执行联动机制,形成“线上查控+线下联动”高效网络,多方聚力提高执行效率,降低涉企执行案件结案用时。2025年1月至6月,涉企执行案件平均用时54.8天,较去年同期缩短63天,同比提速53%。

二是用好“活封活扣+柔性置换”保全机制,注入司法护企“温度剂”。推行涉企案件分类保全,对作为原告的企业开通保全“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快速审查、及时保全;对作为被告的企业灵活运用“活封活扣”措施,对厂房、关键生产设备等采取“封存不封产”方式,在保障债权人权益的同时,允许以同等价值资产置换被查封财产,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在审理河南助贤食品有限公司诉焦作市百货大楼有限公司合同纠纷时,巧用保全财产置换,畅通资金流通渠道,为企业更好服务市场供给提供条件。

三是构建“失信惩戒+信用修复”双轨并行,织密诚信建设“防护网”。一方面,严格将存在六类恶意失信行为的民营企业纳入失信名单,并将失信信息嵌入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融资信贷等环节,限制失信主体参与资源交易,倒逼履行义务;另一方面,建立“主动履行-信用修复-屏蔽信息”快速通道,对主动履行的企业给予信用修复支持。截至目前,为679家企业屏蔽1276条失信信息,助力“失信企业”重塑信用、重返市场。

四是探索“执行手段+破产程序”融合模式,激活资源整合“新动能”。加强执破协同工作,将执行程序中的财产查控、清租腾空等手段嵌入破产案件办理,破解传统破产程序中资产查控难、处置慢等问题,对有发展前景和挽救价值的企业,积极适用破产和解、破产重整程序,帮助企业获得重生;对资不抵债且无存续价值的企业,通过清算程序引导其退出市场,盘活社会资源。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