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研究太极技击 弘扬武术之魂
——访市武术协会主席张治远

发布时间:2025-09-15来源:焦作日报

分享:

如何让太极拳适应现代技击?作为太极拳发源地,我市组建太极拳技击研究中心,由市武术协会主席张治远牵头,在国内外首次创编出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搏击技术特点的太极拳新型技术套路。

今年8月,张治远在武术学术期刊《少林与太极》刊发的关于太极拳技击的研究文章在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9月13日,记者带着太极拳技击相关问题采访了张治远。

为何研究太极拳技击

技击是武术的核心与灵魂

太极拳技击研究中心,位于市太极体育中心。

3年多来,张治远在此倾洒大量心血和汗水——他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拆解,一个招式一个招式地研究,创编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搏击技术特点的太极拳新型技术套路。

“纵观中国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史不难看出,技击是中国武术的核心与灵魂。”9月13日,张治远从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传统中国武术的历史渊源和传承脉络讲起,认为中国武术的产生始于技击。

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文明的进步,如今人们对武术的认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已把武术作为了一种强身健体和技艺展示的工具,淡化了技击这一核心功能。值得庆幸的是,国家保留了能够体现中国武术特质的项目——现今流行于世的散打和搏击术。

他认为,散打、搏击术“脱胎”于传统武术。这是国家武术科研机构把传统武术套路当中简便易用的精髓动作加以提炼和进一步改良、创新及整合,去繁就简,推出的一套具有现代气息的训练和技击方法,并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的一套全新的技击体系。

经过多年的研究、创新和实践,现今的散打、搏击术已得到了质的提高和发展,无论从训练方法还是攻防技巧等方面都更加合理化、简便化、科学化。相比来看,由于受训练方法、训练条件等方面影响,传统武术的发展则较为滞后。因此,他认为要与时俱进、开阔视野,对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传统武术技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改良和创新,让其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给世人。“这一观点已被众多武术专业人士所认同,被无数的范例所证明。”张治远说。

如何研究太极拳技击

传统技法与现代技击合理融合

张治远认为,尽管散打、搏击类项目是从传统武术延伸而来,但其主要突出的技术风格是以拳、腿、摔为主,很少能够看到像传统武术、太极拳技法当中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胯、膝、手、脚、头等近距离的技法。“虽然近年来也增加了肘击和膝顶,但仍然不能全面体现包括太极拳在内传统武术的全部攻防技巧和方法。”张治远说。

他认为,要想全面体现出中国传统武术的特点,就要对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传统武术技法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整理,并对挖掘出的传统技法经过改良和创新,与现代技击术进行科学合理的融合,使其成为一种更加适应当今武术技击术所需要的技术模式,同时也更能够展现出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独特技术魅力和风格。

基于此种考虑,他把太极拳以近距离短打为主的技击特点,与现代技击术以放长击远为主导的技术风格加以融合,形成一种远近结合且又全新的技击体系。

“此项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尚属首创,没有任何可供我们参考的历史佐证和依据。”张治远说。创编过程中,他根据自己多年来在武术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对太极拳技术特点的了解和认识作为研究的突破口,把太极拳演练体系当中能够用于现代技击的技术动作一个一个遴选出来,再经过适当的加工和改良与现代技击术的技法相融合,可谓煞费苦心。

大力推广太极拳技击

我市组建太极拳技击研究中心

“这是为了验证现代技击术是从传统武术延伸而来这一事实,更好、更全面地传承太极文化,再现传统武术技击术的魅力和风采。”张治远谈及我市组建太极拳技击研究中心的初衷时说。

作为该中心负责人,张治远通过挖掘、研究、整理和创新,进一步证明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中国传统武术的实战性。“经过3年尝试性研究,目前已初见成效,后续还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和研究。”张治远说。

截至目前,他已牵头创编出3套太极拳新型技术套路,分别是太极拳23式综合套路、太极拳32式综合套路、太极拳技击19式对练套路。

今年以来,张治远创编的新型技术套路经过评定,得到太极拳业界、学界的广泛认可,并已开始面向社会大力推广。他已走进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师专、我市部分县(市、区)进行培训,走进“国培计划”的课堂进行推广;他在武术学术期刊《少林与太极》刊发研究太极拳技击的论文《探索研究太极拳技击的意义和目的》等。“根据市体育部门安排,近期我还将赴各个县(市、区)举办培训班。”张治远说。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