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跑镇里,代办员上门十几分钟就办完了社保认证,这服务真贴心!”化工镇横山村82岁的张为民,道出了孟州市“圆‘孟’帮办”机制下群众的共同心声。今年以来,孟州市河阳街道、化工镇、谷旦镇、城伯镇等乡镇(街道)聚焦基层群众“办事难、跑腿多”痛点,以“3+1”闭环服务体系(事前导办、事中协办、事后跟办+全程督办)为核心,用“专员跑”代替“群众跑”,让政务服务沉到乡村、暖到民心。
从“盲目跑”到“有章办”,“闭环体系”办事更省心。孟州市以“全流程覆盖、各环节落地”为目标,构建标准化帮办体系,让群众办事“找得到人、摸得清路”。队伍先行,服务有“专人”。化工镇依托20个行政村便民服务站,选拔30名村干部、志愿者组建帮办团队,实现村级代办员全覆盖;城伯镇组建社保、民政领域业务骨干团队,提供“一站式”咨询帮办;河阳街道、谷旦镇等配备多名专职帮办人员,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清单明责,办事有“指南”。化工镇梳理乡镇级帮办事项121项、村级54项,涵盖社保认证、低保申请、医保缴费等高频业务;谷旦镇聚焦残疾证、低保证等民生事项,明确帮办流程;城伯镇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和群众需求,累计办理帮办事项700余件,让“帮什么、怎么帮”一目了然。闭环推进,服务无“漏洞”。“事前导办”环节,河阳街道设“帮办咨询台”预审材料151份,材料错误率下降20%;化工镇通过微信群、流程图提前答疑,材料预审准确率提升90%以上。“事后跟办”阶段,化工镇推“政务+邮政”免费邮寄,已寄递证照50余份;河阳街道建“跟办清单”,推送到期提醒87条次。“全程督办”上,化工镇、河阳街道均设“有诉即办”窗口,协同12345热线解决诉求16件,城伯镇回访800余位群众,满意度达100%。
从“难出门”到“上门办”,“特殊群体”服务更暖心。针对高龄老人、残疾人、留守人员等“办事不便”群体,各乡镇(街道)推出“上门办、专属办”服务,把便利送到群众身边。高龄老人“零跑腿”。化工镇帮办员姚元元上门为张为民办社保认证,十几分钟完成流程;城伯镇子昌村62岁的倪翠香,因不会用智能手机、子女在外务工,帮办员邓晓凡全程代录信息、核对材料,帮她顺利申领育儿补贴。残疾群众“专属办”。谷旦镇党秋萍因腿部残疾无法出门,帮办员上门讲解材料、代提申请,还协调残联、医务人员现场完成残疾评定,办好后专程送证上门;河阳街道后逯村武建群瘫痪在床,帮办员带设备上门采集信息,1小时完成手续,补贴很快到账。留守群体“帮到底”。河阳街道失业居民王元山,帮办员不仅协助办手续,还结合其技能推荐东葛村企业岗位,助他顺利就业;化工镇南开仪村帮办员每月坐班,为留守村民办社保认证、生育登记60余件,实现“小事不出村”。
从“线下跑”到“多端办”,“服务细节”办事更便捷。各乡镇(街道)还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细节+效率”提升,让帮办服务更贴民心。线上延伸“少跑腿”。河阳街道推出“掌上帮办”,通过视频指导群众填信息、查进度,已服务18人次;城伯镇依托“豫事办”APP、河南省政务服务网,实现部分事项“掌上办”,减少群众往返次数。细节优化“减麻烦”。化工镇开展代办员专题培训,避免群众因材料不全“白跑腿”;河阳街道开通“预约导办”,提供补贴申领、待遇接续等咨询98次;谷旦镇帮办员主动告知低保补贴发放时间,让群众“办得明白、等得安心”。回访跟进“保质量”。化工镇回访办事群众150人次,服务满意度达90%;河阳街道回访97人次,收集并落实“增加上门频次”等建议6条,确保服务“办一次、好一次”。
如今,“圆‘孟’帮办”已成为孟州乡镇(街道)政务服务的“暖心标签”——它让高龄老人少跑路、残疾群众不发愁、留守人员有依靠。下一步,各乡镇(街道)将继续深化闭环体系,扩大服务覆盖,把“小事办实、实事办好”,让政务服务的温度,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暖心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