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县区快讯

温县构建立体化监管体系持续加强耕地保护力度

发布时间:2025-11-20来源:温县人民政府

分享:

以责任压实为基础,以科技赋能为引擎,以全民共治为目标,统筹耕地保护与要素保障,打造“人防﹢技防﹢智防”监管体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2025年以来,已开展巡查约1.24万人次,有效遏制了各类乱占耕地行为。

一是压实“责任链”。构建“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打造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监管网络,实现行政管理、批后监管、执法查处无缝衔接。目前,全县共布设耕地质量监测点50个,实现对46.53万亩耕地质量评价全覆盖。

二是点亮“科技眼”。以现有视频资源为基础,在监控盲区增设摄像头,实现视频监控县域全覆盖,并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手段,打造集立体感知、智能分析、快速反应于一体的“天眼+”综合监管系统,可自动识别、提取疑似违法迹象,并及时推送给执法人员。今年以来,利用“天眼+”监管系统处理卫片图斑376张。

三是赋能“二维码”。开通“耕地保护一码通”智慧监管平台,为耕地设置专属二维码标牌,精确录入位置、面积等基本信息,实现手机扫码“一扫即查、一码通览”,并创新性开通公众监督端口,鼓励群众通过扫码定位、上传照片实时举报破坏耕地的行为,将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目前,温县262个行政村所有耕地均已接入“耕地保护一码通”智慧监管平台;市级转办线索核查准确率达92%,整改完成率100%。

四是打通“要素链”。树立“土地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对省市重点项目、“三个一批”项目以及重要民生工程,实行清单化管理,实现用地快报快批、应保尽保;推出“四证同发”“交地即交证”“验登合一”等极简审批模式,助力项目建设实现“拿地即开工”,并强力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用地处置工作,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截至目前,通过“腾笼换鸟”等措施盘活低效用地26宗,面积达2186亩。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