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我市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食品产业基地竞争力,助推我市经济快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市打造“休闲健康食品之都”,制定《焦作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以下简称《规划》)。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起草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层面先后实施了“制造强国”“健康中国”“乡村振兴”“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河南省树立“大食品产业”观,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先后出台了《河南省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绿色食品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河南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培育重点产业链工作推进方案(2023—2025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重点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链式改造提升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加快建成万亿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356”特色产业集群的目标,绿色食品产业为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依托食品产业资源禀赋和基础优势,加快推进“休闲健康食品之都”建设。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市工信局牵头组织了《规划》编制工作。
二、《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由四部分组成:
(一)总体思路。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四个部分,明确了总体发展思路。发展目标:第一阶段(2023年~2025年),休闲健康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取得较大突破,产业影响力显著增强,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食品产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市工业增速,到2025年,全市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初步建成“休闲健康食品之都”。第二阶段(2026年~2030年),总体质量效益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要素集聚、链条完整的休闲健康食品产业链生态。到2030年,全市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休闲健康食品之都”。构建“一核引领、两区支撑、多点协同”的发展格局。(一核:即温县食品产业发展核心区,两区:即武陟县、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两个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多点:以博爱县、修武县、孟州市、沁阳市、马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产业园等为重点。)
(二)发展重点。围绕我市培育“356”特色产业集群和打造“休闲健康食品之都”的目标,根据行业竞争格局、市场前景,在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中突出发展方便、休闲食品,怀药食品产业,同步发展饮料、乳制品,调味料、食品配料,肉制品、粮食制品,预制菜等,前瞻布局其他相关食品产业。一是方便、休闲食品。顺应餐食工业化和健康化的发展趋势,开发安全、健康、营养、美味、便捷的多样化方便食品。找准市场定位、瞄准特定消费人群,开发膨化食品,谷物、怀药、肉制品、蛋制品等休闲零食;二是怀药食品。着力打造山药饼干、山药粉、山药挂面、怀菊花茶等“药食同源”怀药食品,形成多元化、多层次产品体系;三是饮料、乳制品。做大做强新式茶饮产业,共建沿太行山脉豫北饮料产业集群,开发药食同源功能性饮料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的功能性饮料,打造中部地区乳制品加工核心;四是调味料、食品配料。推动以调味料加工产业做强做精,“焦作味道”走向全国、走出国门;五是肉制品、粮食制品。围绕猪肉、禽肉、牛肉、驴肉、鹌鹑等优势畜禽,发展肉制品精深加工。围绕小麦、薯类、稻谷等开发符合便捷和健康消费趋势的主食产品;六是预制菜。谋划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区,引导预制菜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
(三)重点任务。实施市场主体培育、重点项目招引、创新平台建设、网络营销提升、知名品牌打造、质量安全保障等六项重点任务。强力实施“2122”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着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核心竞争力强的高质量项目,强链、补链,打造纵向协同的产业链集群。鼓励龙头企业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建立研发基地,持续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拓展网络营销渠道,鼓励企业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带货、社区团购等新型营销模式。进行品牌梯次培育,提高区域、产业、企业品牌影响力。健全食品质量标准体系,规范行业准入条件,加大食品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健全企业诚信体系,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绿色食品产业竞争力,推动食品产业高标准、高质量发展。
(四)保障措施。明确了四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发挥专班作用。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加快产业发展。三是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四是建立产业联盟,加强合作交流。其中特别强调,市休闲健康食品之都工作专班要细化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确保《规划》落实落地。
三、解读机关及解读人
解读机关:焦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解 读 人:张继山吕路
联系电话:0391-3569409